刘斌
大庆市外事服务职业高级中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14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相关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阻碍使得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本文就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使,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当下,企业对于人才的计算机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中职院校中对于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培养符合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因此,应该加强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在中职院校中还有很多计算机课程的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技能和方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教师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但实际教学中,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大多是照本宣科,或者采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操作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有效地指导,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这样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1.2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低
中职院校的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各有差异,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若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会使得部分学生难以提升自己的计算机能力。例如,部分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就已经非常熟悉计算机基础技能的相关操作,他们在随后的教学中能够很快速地掌握计算机技能;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较弱,甚至在中职入学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那么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就会较为吃力。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
1.3教学资源不均衡
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储备量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但是对于没有掌握先进教学技能和缺乏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教学效果就难以提升。中职院校的学生还需要学习很多的专业课,难以有更多时间来完成专业课程之外的内容,计算机教学的枯燥和课堂效率低下,更使得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策略
2.1开展丰富多样的计算机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实用性和对于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意义上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的态度。其次,教师也应该根据当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来完成,将学生按照计算机能力等级的不同进行划分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承担起指导的责任,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能力的掌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能够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让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职责,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才是提升,但是往往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很好,实践操作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简单的计算机比赛项目,将学生分组来完成项目,设置比赛规则,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2.2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对于课堂内容难易程度的理解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前预习任务来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可以采用“结对子”的学习小组模式,采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形式,便于学生在课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减少学生计算机学习之间的差距。
2.3开展教学研讨会,激发教师的教学思维
中职院校中对于专业课程以外的学科重视程度不高,这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性降低,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新鲜的教学方法融入,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基于此,中职院校首先需要提升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探究分析。同时中职院校还需要教师提供交流分享教学方法的机会,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技能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以获得帮助,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教学的见解来探讨可行性。例如,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将当下学生喜欢的动漫元素加入到教学举例中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使得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学习。
2.4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技能考试大多是以笔试试卷的形式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逐渐了解了这一考核要求,往往都是在考试的前几周进行突击背诵知识点以应对考试,这样的学习方式难以到达对于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目标要求,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也仅限于考试内容,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为了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的目标,需要改变考核机制,将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考查和计算机实践运用能力相结合,加入机考的内容,机考内容可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设置的一个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或者还可以是以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这样的考核评价就可以是结合学生互评、项目完成结果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来完成,综合评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主动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中职院校的教学培养计划需要结合当下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鼓励教师精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变更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升课堂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鹏.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成才之路,2020,(1).72~73.
[2]孙惠芳,代允.基于"MOOC+SP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20,(4).72~74.
[3]王兴伟.基于智慧课堂学习数据的精准教学决策--以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5).125~127.
[4]黄晓晨.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通讯世界,2019,(8).366-367.
作者简介:姓名:刘斌 最高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单位:大庆市外事服务职业高级中学 邮编: 16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