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仙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初级中学
摘要:在初中历史新课标中,强调了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而作为历史教师需要不断深入挖掘教材上的内容,合理运用历史知识与故事等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逐渐融入到初中历史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并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思想,而这些都是初中历史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
关键词: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引言
由于教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等教育不够,而且还未将传道授业解惑之间的关系合理调整,从而导致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只能一味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按照教师的要求,理解、解答问题并解答问题等。而历史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合理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既能掌握历史相关知识点,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
一、初中历史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现阶段,学校中不少学生存在追星成风、拜金等情况,或是一些不良习惯的出现,让学校中负能量极速蔓延。这一情况对于今后的发展与学习极为不利,所以教师应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而历史学科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期间,历史教师合理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历史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将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出来,并加强学生学习能力、道德素养、价值观等方面,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看待问题期间,能够以更加可观的方式进行,而非将主观意识占据主导。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等,认真反思历史的发展,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是使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历史情境与事件,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理解与分析历史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尝试使用现代眼光,以及发展思路辩证性的评价历史问题。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情况的熏陶之下,不仅开阔自身的视野,理解历史相关知识,同时还提升爱国主义精神。最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人生阅历较少,经历较浅,对于诸多事物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所以李世教师需要合理将爱国主义与历史知识融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还能充分落实核心素养的各项要求。
二、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为人们陈述国家、民族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给未来的发展通过一面镜子,警示人们的行为。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仅是为了考试,而是铭记历史、牢记历史,以历史为镜,以时间为镜,警示自身,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初中历史课本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比如古代历史中,传统文化中显示了人们的智慧。
而现代历史中,显现了我国革命先烈、仁义志士反抗奴役、保卫祖国的精神,相关的历史知识比比皆是。教师在教导学生之前,教师需要对教材上的内容做到充分的理解,并且不断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将其中的重点、难点等,综合分析之后,并在其中合理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历史教师在按净额及《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单元期间,教师需要每一个课的情况,合理引导学生,同时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了解该时期对于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影响,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文中所涵盖的内容,合理进行概括、整理、归纳等,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三、通过历史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普遍对故事感兴趣,而且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是比较爱玩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会控制。初中阶段,初中历史教师将历史人物,相关知识点与历史故事相结合,这种将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对初中历史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补充,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历史教师运用历史故事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期间,尽量使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学生成长,同时还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期间,不仅听到诸多有意义的故事,而且还理解爱国主义思想与精神,通过学习历史,聆听历史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真正还以,提升自身的境界。例如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这篇课文期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展现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是直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在视频播放或是相关历史故事讲解完成后,教师在其中引入一些历史时事,让学生认识到禁烟运动对于我国当时抵抗侵略多么重要,并让学生认识到禁烟运动,是保证百姓与民族的利益的一种手段。与此同时,教师在通过这篇文章,延伸出我国近代历史,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认识到历史中列强的欺凌与侮辱,以及革命先辈们是如何针对这一情况,顽强抵抗、坚强不屈的内容延伸出来,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必然就会挨打的道理,所以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后,需要学会反思,并以先贤为效仿,以历史为镜,做好自己的同时,不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具备过硬的知识与本领,为我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身应做的努力与贡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诸多的教育素材,而爱国思想与情怀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命感。因此,历史教师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期间,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历史事实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热情,并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感染学生,让学生对作为华夏子孙感到自豪,认识到爱国主义意识,从而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仰、固本铸魂等作用充分发挥来。
参考文献:
[1]何晶.初中历史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调查与策略[J].长江丛刊,2017(29):292.
[2]毛玉琼.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6(01):96-97.
[3]傅强.初中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