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特殊教育的个性化音乐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7期   作者:练芳波
[导读] 在特殊教育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对特殊教育的音乐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练芳波
        宁波市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在特殊教育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对特殊教育的音乐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开展特殊教育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音乐发展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进而促进特殊教育音乐教学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特殊教育个性化音乐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特殊教育;个性化音乐教学;策略
        
        引言:音乐课程在特殊教育过程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有效的音乐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针对学生的缺陷起到一定的治疗功效。由于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老师开展个性化音乐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创设自由舒缓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下面就针对特殊教育个性化音乐教学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
        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一般在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如果在开展特殊教育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依然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唱,学生学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大大降低特殊教育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在特殊教育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由于每一个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老师要明确不同阶段学生在音乐能力方面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音乐行为发展水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摒弃以老师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模式[1]。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浓郁的音乐教学氛围。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来,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学唱《小奶牛》这首歌的时候,这首歌曲属于朝鲜族的一首儿童歌曲,此歌曲的风格轻松活泼,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的快乐和光荣。老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搜集一些有关于朝鲜族农场的相关视频,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播放,通过小视频的观看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视频里面动物的叫声,最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来模仿小奶牛的叫声,并模仿小奶牛跑步的动作,体现出小奶牛蹦蹦跳跳、活泼可爱、淘气的形象,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一边唱一边做着自己的动作,“小奶牛蹦蹦跳跳快乐的跑起来了”,这时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完全投入到了音乐表演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在模仿与体验的过程当中对对歌曲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拉近了歌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他们的音乐情感,让他们克服自身所具有的缺陷在课堂学习当中集中精力,对歌词进行记忆和歌唱。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而且还促进学生在轻松活泼蹦蹦跳跳的音乐氛围当中对歌曲的内涵进行一定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将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成现在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促进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的效果,实现特殊教育音乐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
        由于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悟性是不同的,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每一个智障儿童在音乐学习当中的需求,老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创新和改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音乐与生活进行融合,促进音乐进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当中,让学生享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因此在特殊教育的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融合,根据学生的审美需求以及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进行情趣化转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乐于学习[2]。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并将音乐融入到生活实际当中,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当中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建立音乐体验和生活体验之间的关联性。例如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在教学环节当中设置联想游戏,在游戏当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营造自由舒缓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本能。当然在此过程当中老师要对游戏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确保其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活动当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进去,音乐律动本来就是学生本能的表达,智障学生需要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展开丰富的律动活动。当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老师不仅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而且还要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例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唱《我是小鼓手》这首歌的时候,这首歌在演唱的过程当中需要两种乐器大鼓和小鼓,首先老师可以出示大鼓和小鼓,让每一个学生感受一下大鼓和小鼓不同的音响效果和不同的敲击方法,然后给学生播放录音范唱,让学生认真聆听,鼓励学生以敲鼓的方式模仿歌曲当中的鼓点声。当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边唱边敲鼓,让学生感受音乐当中的律动。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队列操游戏,整个队伍向左转原地踏步代表大鼓演奏,队伍向右转原地踏步代表小鼓演奏,队伍原地踏步代表大镲演奏,如果三种乐器一同演奏时,队伍则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共同踏步。这个游戏将音乐知识和体育知识进行了结合,让学生在开展律动活动的过程当中对歌曲的节拍进行准确把握。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在特殊教育音乐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除了为学生传授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在教学内容当中加入一些具有现代元素的音乐音响,或者当代比较流行的一些优秀歌曲和舞蹈,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音乐体验,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不过选择的流行歌曲一定要积极向上,通俗易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小苹果》这首歌,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利用互动趣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小苹果的MV进行播放,学生立即就被歌曲当中的舞蹈和律动吸引了,学生在歌曲的带动下边唱边跳,甚至有的学生在歌曲律动的带动下还对舞蹈的动作进行了创编。这首歌的歌词比较通俗易懂,老师对原来的舞蹈动作又进行了一定的改编,让整个舞蹈动作看起来美观大方。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当中,让学生切实的感到感受到了音乐和舞蹈的美,同时还强化了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方面的能力。整个课堂教学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视听体验和知识,满足智障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让他们置身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全面提升特殊教育个性化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在特殊教育个性化音乐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而且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同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满足智障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律动能力和演唱能力,让学生对歌曲的节拍进行正确把握,全面提升特殊教育个性化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牟克锟.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教学的创新[J].文学教育(下),2019:179.
[2]王晓莹.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教学的创新[J].活力,2019:178-178.
[3]白姣洁.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山西青年,2019:254.
【作者简介】姓名:练芳波,出生年月:1986年2月22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宁波鄞州,学历或者职称:高级教师,从事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领域:特教音乐,唱游与律动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