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麒麟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 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合唱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小学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使得学生的潜能被尽可能挖掘。因此,教师要重视构建有效合唱教学课堂,提高合唱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高效完成合唱教学任务。基于此,文章将针对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引言
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落实的过程中,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音乐教学不需要学生投入过多的脑力劳动,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乐感、建立学生的艺术观。在新课改要求中,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仍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很多小学生认为音乐课堂就是用来放松的,上课态度并不认真,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合唱教学工作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提升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果成为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合唱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歌唱习惯
歌唱的主要作用是抒发情感,使用不同的歌唱方式来展示内心。想更好地歌唱,就必须找到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借此找到最正确的歌唱方式。在唱歌过程中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容易对学生的嗓子产生消极影响。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唱歌,没有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特别是在合唱中,高音部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喊唱等错误行为。教师需将正确的唱歌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比两种方式的不同,找到自身唱歌的问题所在,改用正确的方式发声,改正错误的唱歌方式,借此提升合唱能力。
1.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合唱是通过集体的方式展开的,并不仅仅是将单个人的声音结合在一起,而是从团队的角度出发,集体歌唱。音乐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在合唱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倾听,掌握唱歌的力度,认识到在什么位置进入合唱与退出合唱,感受发声的位置情况。学习合唱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一定会涉及合作,只有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获得成功。
2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提升学生对学习合唱的兴趣以及主动性
想要提高学生对合唱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对合唱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合唱教学能够顺利展开,就要对学生的合唱兴趣进行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学习兴趣: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采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在学生进行学习时,适当鼓励并予以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合唱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程以及合唱的喜爱程度,并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主动学习,这样也有助于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合唱的鉴赏水平。与独唱歌曲相比较,合唱歌曲的旋律更加复杂,所以学生想要掌握合唱曲目的演唱技巧,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应当在进行合唱教学前,先对学生的歌曲鉴赏水平进行培养。教师可以播放同一首歌的独唱以及合唱版本,让学生充分地领略合唱歌曲的优美旋律。
例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首曲目,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这首曲目的单唱版本,之后再播放合唱版本,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对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合唱的音域以及感染力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2.2优化合唱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合唱知识水平,学校也需要提高对于音乐合唱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视程度,将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效果作为自身的重点,借助不同的方式提升合唱训练水平,为其实际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合唱活动中,学校也需从教学活动的情况出发,积极展开各项训练活动与教学活动。因为小学生的年龄与思想都不够成熟,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比较简单,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对于教师的印象等方面的影响,出现偏科的情况。在面对相关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积极地优化教学方式,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在提升合唱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建立更加有效的合唱教学条件。
2.3强化发声训练力度
合唱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发声训练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训练力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具备更强的合唱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技能培训标准,对学生逐步进行教学,提升其演唱能力。不同阶段的学生嗓音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正处于变声期,如果嗓音的使用方式不恰当,不仅会对合唱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对其自身健康产生伤害。教师需要从学生嗓音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音域、音量等方面为其提供指导[7]。教师还需要告知学生在饮食方面也要作出控制,不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降低对嗓子的损害。而且教师在教学中需告知学生最佳发声方式,帮助其调整气息,改善小学生的音乐合唱技巧,提升合唱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进行声部调节,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合唱部分的工作,并且欣赏其他声部的演唱,从而在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合唱歌曲的美感。
2.4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合唱教学效率
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构建的关键因素。在进行小学音乐合唱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合唱学习效率,以此构建有效合唱教学课堂。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可爱的家》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合唱练习之前,可以与学生以家为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是家庭成员介绍、家庭趣事等,创造一个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的机会。那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先为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家庭趣事,这种情况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路,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加高效。在学生回答过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一定要注重给予学生表扬以及鼓励,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当学生积极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之后,教师无论是开展合唱教学知识点讲解还是引导学生进行合唱训练都会非常高效[1]。
结束语
要想让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就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保证教师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基础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还需要借助更加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学问题。针对现有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从合唱训练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借此加强学生的合唱技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借此实现音乐教育的实际目的,使音乐教育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推进合唱教学[J].小学生(下旬刊),2020(08):74.
[2]范红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J].戏剧之家,2020(20):109.
[3]甘巧霞.浅谈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J].黄河之声,2020(13):89.
[4]高亚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J].黄河之声,2020(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