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7期   作者:李艳
[导读]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李艳
        河北省滦州市第三中学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使其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基于该要求,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促使每位学生能够深深地进入课本内容探究,从而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引言:微课视频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教学手段,一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容纳不同的内容,便于教师教学,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通过室内的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内容中延伸思考,可见微课视频易于融入教学,可以将其应用到历史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
        1.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1能够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微课作为信息化工具,能够储存较多的信息化内容,如图文、视频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地制作相关微课视频,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就能够补充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2能够增强引导能力
        当在课堂中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时,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引导能力,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进行,这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用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深思,从而有助于推动活动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运用在课堂教学之前
        在一般情况下,多数教师会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先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引导学生,令其会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前预知,同时产生疑惑,进而能够具备足够的探究欲望,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引导,既省去过多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较好地指引学生,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之前,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播放影视剧《隋唐演义》的片段,让学生能够观看隋炀帝奢靡的生活作风,对隋炀帝杨广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可以令其联想隋朝的灭亡原因,思考问题“隋炀帝是否是直接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源?”,随后开始阅读课本;在教学《五四运动》之前,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播放电影《我的1919》片段,视频中显示我国的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的会场上,义正辞严地批判日本想要吞并我国山东省的恶劣企图,但是顾维钧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最终未能改变其他列强与日本侵略我国领土的事实,此时可以令学生思考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谈判失败的原因,思考问题“日本是如何占领山东省的?为什么顾维钧的话得不到重视?”,随后令其阅读课本,从课本中找到答案。


        2.2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
        为了便于展开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微课视频,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顺畅,并且有利于吸引学生关注课堂,配合探究学习活动,继续引导学生拓展思考,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抗美援朝》的过程中,在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分别出示多段历史资料,如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组成“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毛泽东发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让学生能够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前夕,令其讨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随后在视频中展示美国入侵朝鲜的路线地图,图中标识出我国军队和美国军队的动向,令学生初步了解朝鲜战争的全貌,并且可以展示美国将军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彭德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等文字资料,令学生讨论我国能够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原因,促使学生加深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
        在教学《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过程中,会通过微课视频出示描述拜占庭帝国强盛时期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资料,讨论拜占庭帝国的关键因素,再分别出示《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概要》、《新法典》等东罗马帝国使其的法律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各部法律资料,讨论彼此存在的差异,将其制作成表格,分别填入其中,随后继续出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关于描述拜占庭帝国的资料,讨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2.3运用在课后复习之中
        在结束每节课后,教师都会强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但是始终有部分学生不听从劝导,在课后时间内尽情玩耍,未能及时复习当天学习的历史知识,这会导致容易遗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复习,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将本小节的历史知识融入其中,同时会回顾某些课堂中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从而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完《北伐战争》之后,教师会提前制作相关复习视频,视频中会先回顾北伐战争的全过程,如从湖南、湖北战场到江西、福建战场,同时会提出问题,如“北伐战争为什么可以取得胜利?又为什么失败?”等,让学生自行思考,回顾课堂中讨论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方式能够在历史教学中起到诸多作用,既可以作为课前、课中的教学辅助资料,又可以作为课后复习的重要工具,总体上会对学生起到较好的促学作用,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紧贴课本教学的主题,令学生始终能够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探究,从而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平颖奇.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0(11):57+62.
        [2]郭韡.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121.
        [3]徐文祥.基于微课辅助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