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7期   作者:李春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能够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李春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云龙小学 537034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能够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提出在小学课堂中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出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紧跟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出发。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其解决的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与策略
        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小学作为打下基础知识的阶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能够传授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作业存在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领悟到解题的技巧,但是若是作业的安排不够合理,则对学生就起不到帮助作用。所以教师在数学授课中要重视作业的设计,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设计生动有趣的作业
        传统的数学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枯燥繁重没有新意,老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过于注重检验学生的知识,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长此以往,同学们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由于小学生本身年纪比较小,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老师要注重围绕同学们的学习需求为其设计有趣的作业,能够重视并了解同学们的心理和思维,根据大家的变化随时对作业进行调整[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的《条形统计图》这一课的内容时,在带领同学们掌握有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之后,老师可以为同学们布置作业。如:尝试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将统计出来的数据写在统计表当中,并应用条形统计图将其表示出来,之后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1)参加统计的同学一共有几人?(2)有出生人数相同的月份吗?是哪几个月?(3)几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几月出生的人数最少?通过让同学们在班级沟通调查,研究和统计数据,不但能够增加学生喜欢做作业的心理,还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布置作业,给予同学们多种选择
        小学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作业的设计都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知识源于实践,数学作业也不例外,老师也不要一味局限在书面作业的设计上,偶尔适当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实践,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加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促使其思维变得灵活。通过实践作业,不但能加强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其自身的数学学科素养[2]。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的内容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课的知识,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在放学回家自己去超市,或者去买菜,在买菜的过程中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或者去超市逛一逛,看看自己手中的钱可以购买哪些商品。这样的作业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独立生活和独立购物的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其巩固学到的知识,意识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并对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分层作业
        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同学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所以一些基础的知识早就游刃有余,而有的同学则是连基础知识还没有充分地理解。教师要结合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大家的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以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3]。
        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将作业分为三种难度。对于计算能力比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同学可以设计:“17+83-25=?;8×(54-49)-33=?”。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的问题设计:“甲袋大米重68千克,从甲袋倒出15千克到乙袋之后,甲袋比乙袋还重5千克,请问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对于学习非常好的同学的作业设计:“某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要给620棵树浇水,四年级每天浇水40棵,浇了8天,剩下由五年级浇,5天浇完,请问平均每天浇多少棵?”。针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作业设计,可以促使每个同学都能进步。
        四、结合多种模式设计作业
        老师自身的思维不要过于单一古板,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研究更加有效的授课方式的同时,也要实时关注同学们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并定期针对大家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测评,同时也要不断研究多种有效和有趣的作业设计方案,促使学生在课上和课后都能够开心快乐地学习,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老师要注重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作业的内容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同时,根据大家做作业的情况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进度,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其未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兰.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初探[J].华夏教师,2020(18):39-40.

[2]王建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18):147-148.

[3]吴丽娜.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2020(06):3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