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琼
耒阳市龙塘镇中心学校
湖南省耒阳市龙塘镇中心完小 421803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启生活化教学的作用,然后提出了对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办法,希望通过于介绍教学生活化,全面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的教学水平提高,通过培养孩子的道德素质、文学修养、品行素养来强化学们在生活实践中的道德观念,这一点终将会作为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我们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 将结合现代的教学方式,阐述了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中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教学作用;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教育越来越重要,其思考过程意义深刻,小学道德与法治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功课对于学生日后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起着十分显著的指导性作用。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随着我国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下,为了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各种教育系统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更新,各种全新的教育方针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充沛的活力注入到教育行业之中。通过透析,人们发现将生活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方式最为有效,在全民教育的条件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在实际的教学中用处非常的大,能够将现代理论与实践教学紧紧的关联。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问题思维习惯通常是僵硬的,惯性思维的。自从有了生命化的教学策略模式后,教育成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以往不同的是,在生话化教育的的教学模式下,原本书本上“死气沉沉”的枯燥知识变得活跃起来,课堂上学生对于文化课的亲和力也变得越来越强,老师与学生的亲近感也自然地增加了好几分。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理论与教学的实际联系变得不再是空有耳闻。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方便了教师,还指引学生将课堂知识与是结合,让知识不再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习惯于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有关联的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第二,对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最终可以达到将整个课堂气氛娱乐化的作用。从小学生的立场上来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充分激发他们相应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固然是最重要的一点。生活化在教学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随着生活化教学元素的加入,原本枯燥的知识不再变得乏味,知识突然变得有新鲜感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能够使得学生将学习兴趣充分得到激发。
最终学生在课堂上将自由进行思考,在有趣的课堂环境中自由发表言论,学习成绩的倍增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开展教学活动的标准就是将教学目标的设定为基本准则。教学目标一旦确立后,之后的教学内容就会变得有很强的方向感,小学生活化的道德法治教学模式就是采用了该种教学形式。毫无疑问,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制定过程需要将生活化教学目标先设定完整。另外,在教学模式的开始阶段,作为教师要将自己的授课教材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知识难点,寻找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的接入点。从这些接入点入手,在这些连接点之中分析要点,作为教师要从知识方面、实际应用方面、情感方面等不同点入手,设定教学目标,能够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复杂化的知识简化,在后续学习阶段中,最终将他们转化为实践知识。比如在教《草船借箭》的时候,老师可以为演绎课程中发生的的故事,以该课题为例子,可以使学生在课上扮演不同的角色,由老师负责旁白部分,由学生负责演绎故事,通过实际和课本的结合,有助于学生们学习课堂中的知识,学完本课内容,就会知道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主要学习目标之一。这是教学目标和生活化教学策略结合的典型案例,很推荐在学生的道德培养和法治教育中使用。
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现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德育的教师,要努力将授课内容生活化。另外,选择教学内容是一段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这段功课是每一名教师最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基本载体就是要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有鉴于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与实际生活贴近。同时,教学的提问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元素内容。教师布置置教学问题是要尽量将生活元素结合课程,这使得学生会将立场思考变得生活化,有助于他们将思考的方向转为实际生活的例子。在自己的熟悉的场景中遐想,这使得学生与道德法治的主体距离逐渐变小,更加充分地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生活当中。
结束语:通过对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地不断学习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在能够在课堂上放松身心,理清中心思路,最终将教学成果发生从质变到量变的改变。不断促进实际生活的应用,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行为习惯,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品德与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郑术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实践——评《小学道德与法治可以这样教》[J].食品科技,2020,45(08):311-312.
[2]何颖.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建议[J].中国德育,2020(06):50-54.
[3]唐燕.教学如何“接童气”——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2):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