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建
城固县五堵初级中学 陕西省汉中市 723200
摘要:古代诗歌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难点内容之一,目的是让学生以新的视野来学习古代诗歌,通过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群文阅读概念及其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应用的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现状提出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促使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为初中古代诗歌实际教学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古代诗歌群文阅读即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使其积累大量的古代诗歌知识,实现古代诗歌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学生视野得以拓宽,达到语文素养培养的目的。同时,当前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主要以“单篇精讲”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对诗歌的分析,很少将多篇主题、风格相似的古代诗歌组合起来教学,使学生对古代诗歌认识过于局限,不利于古代诗歌系统化学习。
一、群文阅读概念及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价值
(一)概念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法,指的是师生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话题,选择一组文章展开阅读讨论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活动[1]。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具有探究性的阅读方式,具有真实性、生活化特点,与初中学生认知思维、心理发展特点等相适应,使学生能够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表达和阅读理解,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二)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价值
1.为初中古代诗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群文阅读模式在初中古代诗歌课堂教学中应用,在教师设置古代诗歌群文阅读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能够改变以往古代诗歌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使学生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感受古代诗歌语言、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以及意境美,了解古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2]。
2、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古代诗歌
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是在确定阅读议题的基础上,将多篇具有内在联系的古诗歌文本整合成一组阅读内容,为了丰富教学素材,教师还会选择一些课外古诗歌文本,为学生提供接触课内外古诗歌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古代诗歌,视野得以扩宽[3]。同时,古代诗歌群文阅读强调系统化学习,教师可以在每个知识节点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出知识点,对自己的认知系统进行补充,实现学生古代诗歌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初中古代诗歌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一)设置具有开放性的议题
群文阅读课的学习对所选“议题”要求比较高,为古代诗歌课堂讨论活动做好铺垫,有效弥补以往古代诗歌“单篇精读”教学的缺陷,为了给学生古代诗歌学习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在议题设置环节,教师可以设置具有开放性的议题,让学生通过古代诗歌的学习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古代诗歌阅读中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在学习李白《月下独酌》、《把酒问月》、《峨眉山月歌》古诗时,可以围绕“明月”来设置群文阅读的议题,引导学生从李白生平经历、借助明月抒发的情感入手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思考“明月”在不同古诗中的含义,突显出群文阅读议题的可议论性。
(二)运用教材内古代诗歌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与古代诗歌传统单篇精讲阅读教学方式相比较,以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学习时,将古代诗歌至于文化群中,让学生从传统文化宏观视角去理解诗文,感受其文学性的表达。这种阅读方式打破了以往古诗文学习中逐字赏析的阅读格局,能够唤起学生古诗歌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让学生在放松、充满欢乐的阅读空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文化审美能力,为当前初中古诗歌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做好铺垫[4]。
比如在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中,关于《诗经.国风》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诗经“起兴”这种写作手法,感受重章叠句的特点,可以将《关雎》、《子衿》《蒹葭》这三首诗经组合为一体进行阅读,以对比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古代男女之间的爱情观。同时,关于现实主义诗歌学习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这类诗歌关于社会现实描写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卖炭翁》、《石壕吏》这两首现实主义诗歌编排在一起,开展古代诗歌群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白居易、杜甫作品中都表达出对当时统治者的痛恨,对底层老百姓的同情,并且在写作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之处,对当时社会现实清晰认知的同时,更加珍惜当下生活。
(三)将课内外古代诗歌内容相结合
在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诗歌群文学习体验环境,丰富教学素材,感受古代诗歌的文学价值和意义,扩宽学生语文视野,能够以大语文的视野来审视和赏析古代诗歌的美,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的精髓,教师可以将课内外古代诗歌内容相结合,设计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活动[5]。
比如在学习“爱国”主题古代诗歌时,教师可以选择陆游的诗为代表,陆游诗歌的主旋律为抗敌复国,比如在学习课内《示儿》这首诗的时,可以将《金错刀行》这首课外诗歌加入群文阅读中,来理解他的爱国情操。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陆游生活诗作,在学习《游山西村》这首课内诗的过程中,可以将《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补充到群文阅读中,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这种运用课外素材对课内教学活动进行补充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全面的理解陆游不同风格的诗。
四、结束语
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一定程度是对教师文学素养、审美鉴赏能力的考验,要求教师结合班级学生认知情况筛选出古代诗歌群文内容,并且古代诗歌阅读中有大量的独白,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审美鉴赏能力,以独特的视角对古代诗歌进行解读和赏析。同时,在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开展,使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曙兵.核心素养下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议题聚焦探究[J].考试周刊,2020(63):21-22.
[2]杨俊飞.“群文阅读”在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3]张煜.初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0.
[4]李弯弯.群文阅读在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D].洛阳师范学院,2020.
[5]黄一凡.群文阅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