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丹
河北省滦州市第三中学
摘要:现如今,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在也从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向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面转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为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好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时,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用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以及学生们常见的事情上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更让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有效性;途径研究策略
引言:现如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学习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这一学科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大,就算学校开设了这一门科目,教师也只是大概的对学生讲解一下课本上所出现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的知识不仅枯燥乏味,还难于让学生进行理解。然而,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们对道德与法制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上去,其中互动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等,都被当前教师经常运用,而且在课堂上产生了很大的优势作用。
一、认真分析案例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知识时,将教材的案例先给学生们分析清楚是非常有必要的,等学生们都明白案例中的内容之后,教师再把理论知识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本理论知识。而且,学生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就需要教师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找出来进行整理,整理出与本节课所讲内容相关的热点新闻,让学生从社会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热点话题中存在着很多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通过在课堂上引用这些话题,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现象的同时,还能够对这些现象做出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陷阱,就可以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并联系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网络诈骗事件进行分析,在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战略。
二、教师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
在课堂的学习之中,学生与教师打好关系,对于学生们的学习也是非常好处的。学生只有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学生了解的更深,才会在与学生进行课下交流时,了解到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学生只要遇到不懂得难题时,才会积极的找老师去解惑。
除此之外,还有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更会不由自主的去关注这个学生,提问这个学生。从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增加沟通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了解。例如,班级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男同学,而且这些男同学都喜欢玩汽车,所以,教师就可以在了解学生们的这一爱好时,将课堂的知识与汽车进行联系,用汽车车来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对此,教师就可以将事先找好汽车产品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全面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再开展后续的环节,讲解汽车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故问题,并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让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教师需要多使用多媒体来呈现图片或者是视频等让学生进行观看,从而帮助学生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三、问题互动需加强
为了有效的提升得到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就需要多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大事,并选取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事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之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通过此方式可以很好的扩展学生的见识。从学生层面来说,只有学生与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与教师和谐相处,才不会因为害怕老师,而不敢去问老师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还因为学生与教师关系好的原因,对教师所讲解的问题很感兴趣,在课堂上的互动频率也会进一步增强。而且,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事情来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之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理的开展下面的学习。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知识的难易程度也是呈阶梯式变化的,对此,就需要教师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等学生掌握一定能力之后,再对学生讲解更深刻的知识。例如,“我们受特殊保护”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时,就需要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给学生讲解过后,可以问学生“王阿姨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让自己的孩子做家务的事情对不对?”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回答辩论,“学生应不应该做家务”这一问题,通过这种问题互动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结束语: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使用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还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从中并不断的进行修改、总结,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简单易懂、操作自然。
参考文献:
[1]邢亚文.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34):78-79.
[2]邱结.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0(9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