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建
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中学 317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走进到教学课堂当中,逐渐获得了师生的认可。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将线上学习与线下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借助线上系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理解,这样教学模式既可以促进学科知识的温故知新,还可以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时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这样新颖的模式下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知识的学习当中,强化学科素养。本文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提出几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中生物;应用策略
引言: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虽然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其中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记忆的重点较多,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很难对知识产生相应的思维转化,学习起来较为吃力。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在目前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借助混合式教学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多种资源的相互整合之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促进学科素养的不断完善。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大多媒体应用频率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之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学习成绩知识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其学科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塑造,因此,想要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明确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模式,将枯燥的生物概念和理论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产生对更深层次知识的探究热情。
比如,在进行浙教版《细胞的结构》一课学习时,本章主要通过对细胞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组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特殊的原核细胞,帮助学生对细胞的成分和结构特点有更全面地了解。在开展新课之前,教师需要意识到细胞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的相应视频放映,让他们将这些内容转变为具体的画面,促进他们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这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地把控[1]。
二、开展创新的课堂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相比于其他年段的学生来说心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还是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之下被周围环境所干扰,养成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这样的现象十分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在学习方面具备自己的固有方法,很难进行改变,教师应该结合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判断这样的学习习惯是否能够满足其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的课堂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摆脱不良习惯,逐渐完善自身的学科能力。
比如,在进行浙教版《遗传与健康》一课学习时,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生活当中集中常见的遗传病,使其明白各种类型遗传病的产生原因,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各种病人,理解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借助线上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搜集一些患病情况的介绍或者图片等,做好正式学习的准备工作,在课前就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会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课前预习环节的设定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为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开展提供多种途径[2]。
三、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教学方案的优化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网络也逐渐普及,它是一把双刃剑,为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掺杂着很多不良元素,限制良好身心素养的塑造,教师在进行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网络会给生物教学带来的弊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教学方案的不断优化。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信息技术起到的只是教学的辅助作用,不能忽略自己本身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如果完全依托于创新的课堂策略会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比如,在进行生物的阶段知识学习之后,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近期教学情况反思和总结,以必修二第一章课本为例,在讲解过程中是否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解释清楚,在应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情境时是否符合教学主题等等这些,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才能确保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对于课后的线上复习也要有频率的掌控,避免学生过于依赖线上学习而在实际课堂当中注意力涣散,不断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3]。
结束语: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具有多种实践途径,良好的生物素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意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将线上资源和线下课程充分结合,确保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不断完善和高中生物教学事业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彤.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刘曼兮.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探讨[D].黄冈师范学院,2019.
[3]彭雪莉,王任翔. 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