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应用合作学习活动让行困生变得自律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7期   作者:王诚
[导读] 作为一名教师整天面对学生,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诚
        重庆市石柱县第一初级中学  重庆  石柱  409100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整天面对学生,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具有较强的思想意识,上课专注力集中,而教师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其自我约束性较差,情绪多变,甚至容易和同学发生肢体和语言冲突。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关注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并且努力转变这样的行困生,争取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成为中等生,甚至优秀生。行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环境影响非常大,许多学生都是由于家长管理不利,更有部分学生常年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造成学生有性格缺陷。
关键词:应用  合作学习活动  行困生  自律
        每个班上都会有几个调皮鬼,许多教师都反映,一个班上能够把名字记得最清楚的不一定是优秀生,往往是行困生,行困生让许多的教师感到头疼,需要经常盯住他们,他们一犯事,就把他们叫到跟前来,进行一顿批评教育,或者进行家访,与家庭协同教育。而要想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行困生大都多事好动,可变性和可塑性特别大,坏习惯的反弹性太强。有些行困生你费心费神地帮助他,看着已有好转,但没有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有时真是搞得教师苦不堪言。行困生都具有自律性差,行为习惯懒散的现象,做好行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是职责,让行困生变得自律对于整个班级的教学都有积极影响,因此,一定要通过爱心感化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活动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定的自信,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强化他们的日常行为,
        一、充分考虑行困生的兴趣爱好
        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更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不留任何死角,一个也不能放弃。不能把目光只盯向品德端、学习好、听话乖的人身上。我们要加倍地关爱那些品行不好的学生,把关爱好学生的几倍或几十倍的爱倾注于他们。不能采取不公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不能用歧视的目光去看待他们,更不能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弃他们。虽然这些行困生他们的行为习惯不好,但是他们特别敏感,对于教师的态度也非常在乎,他们内心希望教师关注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够有更多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教师要与他们交朋友,经常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摸清他们品德不好的原因,对症找良方,帮助想办法,把不良行为和习惯加以改正。学生的品行不好只是暂时的,教师要通过对他们的关注来感化他们,让他们能够走到群体中来,转变思想和行为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进行意见交换,行困生先天智力很高,之所以成为行困生,都是因为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小组合作能够更好的刺激学生,让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到探讨中来,小组中成员人数比全班学生少多了,行困生也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成员对他们会持以认真对待的真诚态度,再加上行困生对于一些问题的兴趣和这种小组合作模式的好奇,他们会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在小组活动中其思想意识和认真态度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只要我们教师用真情对待他们,他们一定能够被启迪。我们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做好行困生教育工作,相信他们总有一天能够变好的。
        二、合作学习活动能够帮助行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行困生一般都自卑感强,认为自己品德、学习等什么都很差,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认为教师和同学都看不起他,胆怯的心理导致他们不敢面对教师,上课也不敢回答教师的提问。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给他们送上信任的目光,在扫视全班学生时,也要把视线在他们身上停留片刻,帮助他们树立"我也行"的自信心。从他们的点滴变化人手,加以鼓励。如,我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多鼓励行困生回答问题,让他们觉得我在关注他们,没有放弃他们,多鼓励他们大胆去说、去问、去做。即使说错了,我都给予鼓励,说明他们有信心、有胆量。除此之外,还要挖掘行困生的闪光点,如,班里有个学生不爱劳动,上课管不住自己,捣乱课堂纪律,一天,学生作业本在讲桌乱成一团,每个学生都只顾找自己的,这个学生抱着作业本就走向每一个学生的座位发作业本,就这件事我在班里夸大表扬,使该生知道自己还是爱自己班级的,自己也能为班级做事,从那以后班级活动主动参与了,课堂上废话也少了许多。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督促行困生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小组内的成员有义务帮助行困生学习,更要监督好行困生的日常作业等情况,行困生在这种教师和学生共同监督下学习,其行为习惯也受到一定的约束,合作学习小组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行困生的优势,让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渐渐的,行困生就跟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接近许多,他就会把你当作朋友,有知心的话要对你讲,这时你时刻在他们的思想、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多关注他们,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相互交流中行困生参与多了,他们的活动积极性也就慢慢提高了。
        三、培养行困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通常行困生缺乏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重点培养行困生的倾听习惯。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认真倾听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的要求,自身在小组中担任的职务及需要负责的工作是什么。在不明白的时候需要等他人讲完以后提问,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讲话。其次,需要培养行困生的表达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份力量,也只要每一个人都发挥自身的力量,才能获取最佳的效果。部分行困生因胆怯、含羞、怕出错,即使有建议也埋在心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引导行困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另外,教师还要培养行困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思考与反省,并学习他人的优点,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四、教师的关注点也要下移,通过合作学习活动让行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善于把握表扬的契机,对行困生的进步及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内部去,了解他们对于某一问题的发言情况,教师要清楚,虽然把行困生放到小组中去了,但是他们在小组内的表现如何不得而知,小组在班上的发言可能会很精彩,但是这并不代表行困生就参与其中了,教师要想转化行困生,让行困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还要多问一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提出的建议是什么”鼓励行困生和其他成员都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当行困生提出好的建议和想法时,教师要及时的予以肯定,在全班对其进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起来说,转化行困生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更是艰巨的工作,教师要能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多关注他们,让他们能够在习惯养成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淑红.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5)06:121.
        [2]胡铁丽.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与运用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2(14)22:302.
        [3]靳明珠.探析行困生转化的策略[J].学周刊, 201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