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越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幼儿园 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有效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游戏不仅可以获取愉悦的心理体验,也可以发展认知、情感、思想、行为和心理。对于学前儿童,角色游戏是游戏中最常见的主题,对儿童的成长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当今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角色游戏的发展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幼儿园M为例,分析了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园;教师;指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将儿童游戏活动视为儿童生活和学习中最基本的活动。可以看出,游戏已成为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游戏活动在各幼儿园中都逐渐被重视。作为创造性游戏活动形式之一的角色游戏,深受幼儿园的幼儿们喜欢。但在实践过程中作为教师如何观察、记录、支持角色游戏,促进幼儿能力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主题单一,缺乏创新性
从对幼儿园老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设定的角色游戏主题相对单一。
[案例1]在《我是小医生》这一角色游戏开展之前。老师以故事情境引出主题,幼儿听后非常感兴趣,并引导幼儿了解医院是什么,医生的职责有哪些,以及医生如何治疗病人。介绍之后,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山羊爷爷生病了》。在游戏开始时扮演猴子医生的杜杜非常兴奋,主动要求彬彬做他的山羊病人,一会摸了摸他的额头,一会又摸摸自己的额头,自言自语的说,你肯定是因为没盖好被子感冒了。给病人注射后,他取出瓶装药,并要求病人准时回家接受药物治疗。彬彬走后,他高兴地回到座位上,等待下一位病人的到来。
通过近期对该角色区的观察,发现幼儿游戏过程多重复,程序化,并没有经验的提升和能力的提升。但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幼儿是具有创编的能力和愿望的。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关注到这一需求并及时的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增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
(二)游戏材料种类少,更换频率低
当前,学前角色游戏的游戏材料更换频率较低,有些游戏材料每学期只更改一次,甚至有许多材料大班用完中班用,循环使用,没有新意。
[案例2]一中班幼儿在玩“水果超市”游戏时,小葵说:“你好,我想买五个苹果。”天天看了看货架发现只有三个苹果。天天有些尴尬的说:“店里只有3个苹果。”小葵有些无奈的说:“今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3个苹果不够吃呀!”天天说:“要不再给你称点车厘子,最近的车厘子也很好吃,不信你尝尝!”小葵说:“那好吧。”天天拿着小秤,称了半天秤杆平衡不了,小葵等的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好了吗?”天天说:“这个小秤太不好称了,你就给我二十块钱吧!”小葵掏出一堆金币一个一个的数,数够20个才结了账。
通过对案例的观察分析,材料的不足导致不能继续支持幼儿游戏,也可看出幼儿已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推销其他水果来弥补材料不足可能会造成的失单现象。并且过时的称重方式与当下社会更多的是新型的付款方式和称重方式有所脱节,应结合实际及时调整。
(三)角色游戏场地较小,空间不足
在幼儿园中,角色区的空间面积较小,一次可以容纳的儿童数量很少,这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以下是一些M幼儿园打扮角色游戏的案例:
[案例3]在“娃娃家”游戏中,今天圆圆选择的角色是“妈妈”,“妈妈”今天先给小宝宝换了尿不湿,又给爸爸做了早餐,还给家里的盆栽浇水。但最后会发现“妈妈”做的这些事情都在同一张桌子上完成,且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几乎没怎么挪步。并且大宝宝放学回来要写作业,还要焦急的等待妈妈做完饭,再把那张桌子搬过来写作业。
在案例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不合理且太小的空间将极大地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甚至会影响游戏体验的获得。因此,应将重点放在儿童的积极需求上,并在设计和准备游戏时优先考虑空间的合理性。
二、提升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开展的策略
(一)关注幼儿需求,丰富游戏主题
首先在角色区开设前应结合本班幼儿兴趣进行问卷调查或集体讨论,班里应新设什么样的角色区。其次,应当组织幼儿讨论游戏玩法及区域公约。这样孩子们实实在在参与创造出来的区域,会更加的有参与感和成就感。最后,作为教师持续的观察和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游戏过程中会层出不穷的遇见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才会打开新的领域,而并非一味地重复游戏。对于小问题可以引导幼儿相互协商,让幼儿做游戏的表演者和主导者,对于大问题可以利用留白时间,进行集体讨论,例如:新开的“喵喵超市”在送外卖的工程中出现的,顾客没有点外卖现象。或者是作为外卖员如何送外卖等一系列问题。在不断变换,发现问题,遇见困难的角色游戏,才是有挑战、有趣味、有意义、有提升、有价值的游戏。
(二)科学投放,确保角色游戏材料的适宜性
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数量的物质支持。教师应提供充足的材料种类及材料数量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可以提供的是实物类材料,也可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半成品,相对生成类的材料,也是对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但是游戏材料的数量不一定就是越多越好。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有规划的进行材料分类,按类投放,还要注意对投放数量的控制。应结合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综合因素。在环境变量中,变量的类型和数量直接决定游戏环境中主体的创造力,小班级的幼儿更倾向于平行游戏。因此,根据角色的年龄特征,在角色游戏对中其游戏材料的需求以高结构性的最为适宜。大班幼儿正值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阶段,以想象类游戏为主要游戏,因此,根据该阶段的年龄特征,对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的要求以低结构性的最为适宜。
(三)注重环境创设,丰富游戏情境
在创建游戏空间环境时,各游戏区角都具有游戏所独有的特点,因此,在为区域活动创建环境时,教师需要更加注意整合这些游戏特点。在创建环境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域空间的层次结构和环境的发展。在开始角色游戏之前,教师应形成自己班级角色区域的特点,以确保游戏场景与游戏主题一致,并允许幼儿积极地参与角色游戏场景设置中。事实上区域和区域之间是互通的,并非隔断的,幼儿可以根据游戏需要进行跨区域游戏,角色区乃至其他区域,不应该是仅仅局限于教师规划好的那一亩三分地,可以变得更加灵活自由一些。过多的局限和规则有时也会局限孩子们的发展。
结论
游戏是幼儿自我发展的主要途径,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中最受欢迎的游戏类型,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佳游戏之一。在角色游戏中,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行为和活动方式,幼儿们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行动和思维方式。为了使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会渐渐学会融入集体,需要学会控制情绪,学会在集体中协商并遵守游戏规则。因此,角色游戏的开展十分有必要,它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如何更好的构建和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姚婷.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策略和能力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85.
[2]李晨晨.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1):53-58.
[3]洪梅.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的思考[J].才智,2018(19):60.
[4]欧阳君珊.大班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以大班角色游戏“动物乐园”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5):128-130.
作者简介:殷越(1995年1月22-)女,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