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7期   作者: 林振宇
[导读] 新课程改革强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林振宇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沙堤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在性格和学习方式方法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面向现代化的教育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是对新时代初中教师的一大考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于此,差异教学法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上的不同造成的学习成效差异问题。差异教学法师根据学生多样性的丰富性的个体情况而实施的针对性        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差异教学,可以让学生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文章根据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结合初中生的个体差异和新课程的要求,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在初中生物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措施,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差异教学;策略
引言:每个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受天分,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性格特点等都有影响。在学习生物时,这样的差异性就会体现得更加明显生物科目是既有理科的逻辑条理性,又有文科的细致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内容掌握存在差异,理解不够透彻。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找到适合自        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生物核心素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利用差异,教学方法,弥补学生的学习缺陷和需求。针对于每个学生都不同,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生物学学习方面,学生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学习行为上的差异
一个班级里面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中,因此受到的家庭和社会影响也不相同。这些差异会直接的在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中呈现出来。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独立自学安静地学习,有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有的学生喜欢通过不断练习而        提高知识能力,有的学生喜欢自己专研。他们的思维方式页各有特点,有的善于思考,有的比较传统,有的比较活跃。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都是由教师统一讲课,对学生是否掌握也不清楚。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上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兴趣状态上的差异
这里的学习兴趣状态包括学生的成绩状况,课堂参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思维状态和学习目的。不同个体身上,这些因素呈现差异。
(三)课堂探究能力上的差异
学生在课堂的探究活动基本包括问题,证据,解释,评价,发表五个环节,不同个体,在各个环节中也存在差异。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一)目标分层:设置差异性、挑战性的目标
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根据学生的差异科学合理的给他们定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也要分        几个层次:每节课都要有每节课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基础目标;在学习过后,为帮助学生巩固提高知识熟练度,制定提高目标;在课程结束后,要当学生达到的总体目标即发展目标。制定目标要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挑战性,目标要上不封顶下有保障。要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够超过目标底线。在制定目标后,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他们是否足够的努力有没有充分发挥潜能。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就达不到教育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为各自的目标而努力。
(二)内容自主,满足个体需要
学习目标的分层一定会导致生物这门学科的科学探究范围变广        ,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科学探究的选择空间。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与需求选择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成初中生物课堂的差异性教学。
(三)注重分类导学,实行小组协作学习
分类导学就是分门别类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出不同的课程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思考,小组交流,教师答疑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引领学生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通过小组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结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能够更好的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小组交流学习能够让学生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取长补短,能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有实力。
        三、初中生物差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对学生不同学习需要的测查,辅助实施差异教学
教师要充分的观察学生的差异特点,根据这些差异,再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措施。要经常性的测查学生之间的差异,以总结教学目标任务是否达到。教学测查时,主要观察学生的个性差异变化是不是向着积极地方向发展。测查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方法,准确分析出差异状况,以及时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更正。
(二)关注学生之间的同质分层与异质合作,辅助实施差异教学
教师在弹性的分组过程中,单纯的同质分层可能会产生标签化效应,带给学生不利的影响;而单纯的异质合作,也可能让学        习成绩好的人在小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成绩不好的人缺乏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只有通过加强同质分层和异质合作的有机结合,教师才能更好的做到弹性分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特长,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差异教学的高效率与高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是一种普遍存在事实,同时随着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差异化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皎.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探索[J].好家长,2017,000(031):P.64-64.
[2]吕福娟.初中生物差异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006):65-67.
[3]李化兴.初中生物差异教学的策略与思考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8(3):43-43.
[4]郭利春.初中生物教学中"差异教学"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2,000(078):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