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仁高娃 苏娅
河套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015000
摘要:高校是与社会及经济关联最密切的教育机构,而且其自身具备职业性、服务性及应用性的本质属性,这也决定了其社会服务职能。随着高校素质能力教学、内涵建设的深化,其社会服务功能定位及创新趋势也不断变化。本文将基于学校社会服务的新趋势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校;社会服务;趋势
引言
社会服务是通过付出一定劳动价值来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活动。学校社会服务多指学校通过其教学功能、科研能力、基础设施或人才资源等,为社会、为行业企业提供人力培训、技术提升、文化教育等公益性服务的行为,可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区域素质的提升。学校社会服务是动态性的服务过程,其服务功能、服务性质及服务范围等都是随着时代或社会需求而改变的,而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所开展的社会服务侧重点也是有差异的,须根据其学校基础条件及资源范畴设计制定,政校合作趋势下的学校社会服务功能也须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这样才能发挥出学校社会服务的最佳价值及效果。
一、政校合作下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定位分析
(一)社会培训功能定位
培训功能是学校社会服务的主要项目及优势项目,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设备,搭建多种类型、多种渠道的培训学习平台,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培训服务,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开放式、共享式的社会服务培训体系,以此提供更多、更大范围的社会培训服务,为区域经济提升及行业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及智慧。
(二)技术服务功能定位
学校可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科研项目,整合学校尖端人才、科研技术及社会机构的品牌优势、资金设备优势,协同运作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以此合力追求更加先进、更加精湛的应用技术,实现行业产业的技术提升、产品提升及经济提升,促进区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区域市场经济的转型。
(三)咨政咨询功能定位
政校合作下学校可提供更优质全面的社会资政咨询服务。学校要梳理分析其所具备的经济、科技、管理等层面的专业人才优势,并基于其建立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有效沟通机制,以此围绕区域经济提升、国家发展理论等开展研究,动态性的为政府提供可靠、科学的政策制定参考意见,充分发挥出学校社会服务的咨政作用。学校还可研究分析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态势,以为行业企业提供及时详尽且具有可操作价值的咨询服务。
(四)文化建设功能定位
学校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基础,政校合作下学校社会服务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功能,助力区域文化的进步及素质的提升。可向社区民众、企业员工群体等开放学校图书馆、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学校文化活动中心等,更大限度的发挥出文化资源的价值。还可以遵循“走出去”社会服务原则,在社区、在企业组织多元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此扩大学校文化建设服务功能的辐射范围。
二、政校合作下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一)落实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政校合作下学校可将社会服务工作安排列入其常态工作计划中,强化其顶层设计并根据顶层设计工作需求成立独立性、专业性的社会服务组织,要求其基于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为出发点,研究设计并搭建健全、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同时带动并鼓励各个二级院(系)根据其专业特点、人资优势等设计成立针对性的社会服务项目,更加精准、更加专业的对接社会服务需求。学校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前提下,制定规范性、科学性的社会服务工作管控体系,以此明确各层次人员履行落实社会服务的职责权限,同时将其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评价情况直接性的与其个人考核、院系考核、职称评聘等相关联,从而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落实积极性及透彻性。
(二)挖掘学校社会服务潜力
政校合作下学校要充分重视并挖掘其社会服务功能潜力,分析其院校专业特色与资源优势,注重社会服务技术教育的技能积累作用,发挥科研水平对专业技术的助力提升效能,带动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和价值的提升。鼓励并资助具有严谨科学精神态度、尖端科研能力的人才资源参与到企业的科技研发、产品研发中,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进行技术探讨、产品设计等,协同性、科学性的帮助企业攻克科研难题,使得企业的技术质量及产品创新得到发展实现。同时还要注重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建设规划及区域产业规划,以此为社会提供更亟需的服务力量,更好的助力产业品牌的打造及区域经济的提升。
(三)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服务活力
学校要充分利用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的教学资源,并基于有效性、实用性的原则将其进行整合,构建具有培训教学、实践研究及指导服务等社会服务的综合平台,以此多维度、多层面的提升学校服务活力。学校还可以借助其社会服务平台,给予在校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企业的机会,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教学格局及教学价值,在校学生可在社会服务中跟新其对社会服务、对社会经济、对企业岗位的认知,以此获取更好的现实实践机会及理论知识践行机会。学校还可以实施创客空间的建设,更深层次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教学资源,创设区域辐射更广的知识技能平台,以此扩大学校社会会服务活动的社会效益及影响力。
(四)加快发挥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效用
政校合作下学校要积极整合政府、社会及其自身等诸多资源,并细致全面的梳理其资源优势,以社会及企业的发展需要搭建针对性、多样性的服务平台,并尽可能的加快发挥其社会培训服务平台的建设效用,发挥出学校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实助力。学校还可以基于其专业特色,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区域限制,引入更多技艺精湛的专业技能大师,构建专门研究社会发展或企业发展所需的新技术,以此提高学校社会服务平台的建设成效。
总结
政校合作趋势下的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可为社会、为行业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人力培训、技术提升、文化教育等公益性服务,以此为区域经济提升及行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参考文献
[1]马利凯,王庆.依法治校视阈下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8):118-121.
[2]温晓琼,周明星.职业技能型高校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4):79-84.
[3]解涛,杜建国,许玲燕.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3):47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