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根植爱国主义教育的偿试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7期   作者:胡旭
[导读] 踏着党史的足迹,结合党史学习的实际,在市级课题的研究中,

        胡旭
        贵州省安顺市若飞小学  561000
        摘要:踏着党史的足迹,结合党史学习的实际,在市级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真谛,在研究中前进,在学习中发展,把爱国情感植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静待花开,收获果实。
        关键词:爱国主义     教育     情感    研究
        
        在全党轰轰烈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安顺市若飞小学的市级课题《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若飞故居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感的实践研究--以若飞小学为例》即将结题之时,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永恒主题,我们做了哪些探索呢?二年来,感慨良多,我们不仅做了大量实际研究工作,对实验年级实验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培养,取得了一些实效,而且为本校以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可复制的经验。
        一、面对问题,迎难而上,认真分析形成问题的根源。
    一段时期以来,我校爱国主义教育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若飞精神代代传。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有一些问题却卷风而来。比如: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当问及“你最崇拜的人是谁”的时候,其答案五花八门,一半以上学生(抽取的200名学生问卷)集中于娱乐、体育名星的回答占85%;而问及牛顿、爱国斯坦、诸葛亮、钱学森、周恩来、郑成功、邓小平、十大元帅、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居然知之甚少;提到抗日战争,火烧圆明园,就几乎无人能回答;圣诞节是哪一天,一半以上能眉飞色舞的回答。这与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王若飞的名字冠名的若飞小学格格不入。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外国文化产品涌入我国,助长小学生享乐主义,自私自利。
        ②素质教育没有落实未达到实效。
        ③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陈旧、僵化,脱离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脱离社会实际。
     ④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形式化,教条化,忽视学生个性特征发展。
     ⑤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没达到有效沟通,三位一体未同步,学校教一套,家庭讲一套,社会感知又是另一套。
        二、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制定规划,循序渐进,用喜闻乐见的活动浸润学生心灵
        当我们的市级课题获得立项批复后,增加全校老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原生动力,为此我们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研究探索,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初见茅庐,小有成效。具体做法是:
        1、创设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主线,我们历来注重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紧跟当前形势,以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入队学生参观王若飞故居,了解王若飞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矢志不渝,初心不改的革命精神。用“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若飞精神在学生中时时畅响,耳濡目染,融入脑海。
        2、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学校考核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不但看过程,还要看结果,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队会、晨会,宣传版画展现家乡风土人情,名胜景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渠道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登入校务日志,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全体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着力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意识。
        3、制定爱国教育活动方案,规定统一动作开展,班班唱红歌,周周讲革命英雄故事,爱国紧记在心间。
        4、开展“双阅读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阅读以爱国书籍为主并要求有条件的家庭要有读书心得。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画一画爱国手抄报,写一写爱国小感悟,演一演爱国小片断。通过这些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激发他们为祖国荣富强而不懈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5、领巾飞扬,使命担当
        学校少先队以建队日为契机,强化少先队仪式感,入队活动在王若飞故居的若飞铜像前举行,少先队铿锵誓言久久回荡,每年六一节、建队日我们都穿插讲革命故事教育等内容,使我校少先队员在若飞故居中种下爱国情,注入爱国魂。勇于担当,继承使命。
        6、与时俱进,多种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创建中会爱家,爱校,爱国家。
        (2)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求在国家层面中更加落实到位,从升旗仪式的严格要求,爱红领巾,知革命人物等这些小事去践行爱国情。
        三、开拓视野,专家引领研究过程开展顺利,成果丰厚,达到预期目标。
        为了达到目的少走弯路,爱国主义教育从小根植,我们先后请了中央教科所德育教育研究员、贵州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安诗寿老师到校开展讲座。请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若飞故居展览馆副馆长研究生李翠老师进行指导,请了文联主席杨汝祥到校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的专题报告,让爱国教育具体化,同时老师们也结合实际逐渐摸索一条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线路,培养的若飞故居“小小解说员”深受小同学们喜爱,得到省市宣传部门的高度关注,开展的红歌比赛得到中央电视台的报道,美德少年连续几届榜上有名,全省的少先队工作全履盖现场会在若飞小学召开,100多名共青团辅导员观摩,学校也获得市级文明校园的光荣称号。
        四、形成特色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主题,关系到德育教育的成败,我们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渐摸索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那就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向导,分级段、分步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融各类活动为载体,潜移默化地感染,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特别在活动之前之后学校要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要有活动场地,有活动器材,有经费保障,还要要有考评机制,不能形式化,公式化,为活动而活动地“作秀”。不仅要在教育中种下爱国种子,而且要让学生萌发爱国情感,最终百花齐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不可摧的思想基础。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的问题将会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究,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博,从小培育爱国情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爱国情怀,最终达到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