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娟
洞头实验中学,325700
摘要:在一个教学班级中,总会有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目标,成为班级的后进生。基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后进生出现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关注点。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管理。教师应该深入探索转化后进生的策略,促进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农村院校后进生的成因,并提出农村学校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后进生;教学策略
引言:在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上表现较为落后的学生称之为后进生。基于新型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现阶段我国的初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强化对后进生的管理,做好后进生的心理疏导以及转化工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逐层次的攻破后进生转化难题。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务必要提高对后进生管理的重视程度,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后进生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院校后进生的成因
首先,后进生的成因最根本源于其成长的家庭。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将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调查发现家庭因素通常是导致初中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结构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技能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大部分农村家庭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忽略了学生的身心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通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导致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表现出自暴自弃,不愿与他人沟通的态度。除此之外,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的学生总人数中占比较大,部分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以及科学的管理,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思想品德的良好教化,对其成长极其不利,最终成为后进生。
其次,学校也是导致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除家庭以外的第二个环境,因此学校的环境好坏与否也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部分农村院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制定了强硬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全方位的约束与束缚,尽管这一模式表面上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与把控,但实际情况下却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部分农村地区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较差。基于此种背景下,学生无法获得良好发展的条件,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成绩的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进生的种种特征便出现在这些学生身上。
二、农村院校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一)以爱和关怀消除学生的戒备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针对班级内部的后进生教师应该为其提供适当的关注与爱护,应该带着爱与关怀走入学生的内心,对学生进行根本性的转化。
班里小张父母离异,幼小的他忍受着父亲的毒打,脾气异常暴躁。小学毕业后,在社会上混了三年,期间因打架进了少年管教所,出来后向家人提出重返校园,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插入我的班级,从初一读起。
入学半个月,一位学生来告状说小张在体育课上用实心球砸人,我责备他,他却说没有打死人,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当时有人说,这种社会上的孩子不容易教的,劝他退学得了,但是我想到他弃学三年又重归校园的诚心,没有轻易放弃他。
通过家访,我发现他是一个很孤独很缺爱的孩子:父母常年都不在身旁,生活自理,有一餐没一餐的。于是我经常从家里带一些好菜、零食给他,还把我爱人的衣服拿给他穿。
似乎我所做的一切都没能改变他,一天早上,小张又打人了。 我气得浑身发抖,批评了他几句,身心疲惫的我想坐在椅子上歇口气,没想到椅子一滑,我顺势倒在地上——装晕,没想到这一幕吓坏了小张,他又是痛哭,又是道歉,还向我保证以后再不打人。
经历这件事后,小张看到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感受老师对他不离不弃的爱,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不再以暴力反抗社会,在我的引导下,他重拾了自己重新返校的初心,制定了具体的学习计划,融洽了同学关系,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才过了半个学期,能学习善于组织工作的他,被同学们推荐为班长,当年班级还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提高对后进生的关注程度,深入探究后进生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在对后进生进行教育的初期,部分学生可能会体现出抗拒的心理状态。此时教师不应该放弃,应该带着耐心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沟通,让学生逐渐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开始信任教师。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推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二)以尊重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调查发现,大部分后进生都存在自卑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以及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后进生是促进其转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促进后进生的有效转化。教师在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应该将其视作与其他学生平等的个体,切忌将后进生当成班级的累赘,甚至对后进生产生歧视心理。教师应该通过给予后进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使其自愿改变和发展。
举例来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欠缺,不愿与其他伙伴和教师交流,针对此类学生,教师应该旁敲侧击,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性格特征入手。了解了后进生的家庭背景后,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切忌对后进生产生歧视心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常会出现叛逆等心理,因此农村初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较为复杂,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深入探索后进生的成因,以耐心和关怀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积极转变,从根本上促进后进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香玲.探讨后进生的转化问题[J].才智,2019(19):19.
[2]哈玉梅.试论农村初中后进生转化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20(47):3+5.
[3]毛天杰.浅谈当前农村初中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