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昌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实验中学325400
摘要:在开展初中科学教学时,不仅要对教学流程进行科学的设计,而且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科学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知识紧密结合,不断增强教学实效,由此更加符合stem教学理念。基于stem视野,构建初中科学生活课堂,比较符合新课改相关要求,教师应该课程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经历相互融合,并实着力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stem教学;生活化课堂;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Stem教学思想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涵盖了科学和技术以及工程与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伴随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在开展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时,教学手段更加的多样化,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改善。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理念,在基于stem视野下,开展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而且对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作用显著。通过构建生活化的科学课堂,融入stem思想,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应准确把握stem的相关要求,在科学课堂上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并不断优化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手机等智能设备,在现代课堂上的作用,以此促使该学科教学实效的提升。
一、基于stem理念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准备工作
基于stem理念,开展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应对生活化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而且要确保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在备课等环节,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明确,并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准备相关的生活化教学素材和道具等。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入,为更好开展多学科融合和生活化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比如,在对重力知识进行学习时,基于stem理念,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要求其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该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掌握。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掌握产生重力的原因,可以通过举例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下坡时骑自行车省力、签字笔没放好会垂直掉落等为例,促使学生对重力形成基本认识。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运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要求其对重力的计算公式进行学习计算,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公式对生活中的物体降落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该种方式,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数学素养以及工程素养等,显著提升了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二、基于stem教学理念创新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
新时期,在开展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时,要求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而非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因此,教师应基于stem理念,不断创新开展科学知识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优化生活化教学的举措。在实教学时,教可以发挥智能手机的作用,运用微视频等进行知识点教学,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合到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去,促使教学活动有效性不断提升。
比如,在对地球的结构与形状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基于stem理念进行教学时,可以制作出微视频,并将其共享给学生,由学生运用手机等工具观看视频,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在视频中,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进行预习。不仅可以更好的认识地球,而且掌握了很多科学学习的方法。同时,在微视频中,教师应将视频中的知识点,同学生生活相结合,要求学生运用其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如可以要求学生探究,为什么生活中太阳总是东升西落等,以此更好的践行stem教学理念。
三、丰富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
在开展初中科学实践教学时,教师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弱化。因此,基于stem理念,教师应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以丰富教学形式,更好的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更接直观的科学知识,以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并为学生营造一些生活情境,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升生活化教学实效。
比如,在对酸碱反应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时,要求教师应通过为学生呈现酸碱反应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酸碱相关知识。在实际开展教学时,为节约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酸碱中和实验,并由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酸碱性对生活中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探究学习,将该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充分结合,促使学生可以将该部分知识同数学等学科进行融合,较好的实现了stem教学理念。
基于stem视野,开展初中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不仅要对stem理念的内容与要求充分把握,而且要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准确把握切入生活化教学的时机,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针对科学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方式,深入挖掘微视频等教学优势并高效应用,以此实现多学科融合下,初中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张燕蓉.谈初中科学课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97.
[2]吴玮.科学规划生涯 成就美好人生——以“规划初中生活”一课为例[J].辽宁教育,2019(22):18-20.
[3]曹蓓蓓.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6):38-39.
[4]王华震.在“解题”中走向“解决实际问题”——初中科学生活化情景试题教学价值评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9,26(02):40-41.
[5]蒋颖瑾.以生活为“源”,妙“享”科学——浅谈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