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妹
桐乡市石门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石门镇社区学校)
【摘要】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指出:鼓励发展民间学习共同体。桐乡市石门镇结合本镇成校(社区学校)2020年省级立项重点课题《乡镇成校培育农村社区草根学习共同体机制研究》的实践推进,调研分析了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健康成长所普遍存在的“三缺”现象,针对性地实施了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培育的“三全”策略,有效地形成了农村社区学共体的成长生态,从而收获了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发展培育所带来的“三新”成效,成功构建起了颇富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培育的新范本。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学共体 非遗 三缺 三全 三新
众所周知,学共体(learning community,学习共同体的简称,下同)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经常在一起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具有社区居民自主、自觉、自给、自评的特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指出:鼓励发展民间学共体。
桐乡市石门镇成校(社区学校)2020年立项的浙江省级重点课题《乡镇成校培育农村社区草根学习共同体机制研究》顺利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仅有效改变了乡村非遗传承的现状,提升了百姓品质生活,和谐了乡村基层自治,而且成功构建起了颇富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培育之新范本。
一、“三缺”: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培育的实践缘起
桐乡市石门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1项,省级非遗三跳、麦秆画、杭白菊等7项,市级非遗更多。近年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非遗,社会百姓主动加入保护与传承行列,甚至民间非遗团队也蜂拥而出,这个趋势很可喜,也符合社区学共体培育的本质特性和内生发展规律,但往往是结社容易壮大难,因为普遍存在“三缺”现象:缺环境支持、缺平台支柱、缺资源支撑。
(一)缺环境支持,发展缓慢
政府层面对社区学共体的重视和支持,往往局限于基层组织一手带起来的明显具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学共体,特别是近几年的社会组织培育,因其目的性明确,功效显著,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十分显著。然而,群众自发组成的草根型学共体,因为其“微”、“散”、“草根性”等特性,少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因而政府部门和具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社会组织常常视而不见,甚至有意避而不见,从而更谈不上鼓励和扶植。与此同时,社会大众似乎也对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草根型学习共同体不以为然,认为草根型学习共同体只是一帮“无聊之人”“乌合”地做一些“无聊之事”,从而也没能给予较多的关注和支持。
(二)缺平台支柱,难以壮大
正是因为民间草根型学共体的民间性、草根型性和自发性等特性,致使政府及其正规组织不容易关注,也不给予关注,甚至不让或不愿让包括非遗为主题的民间草根型学共体“登堂入室”,同时,学共体成员自身也不想、不敢“登堂入室”,长此以往,学共体的圈子小,天地小,活动平台少。据调查,2019年之前,散落在石门镇各村社的绝大部分草根型学共体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因为得不到政府层面支持,缺乏平台支持。首先是学习平台无处可依,活动场地难以得到保障,只能随天气而定选择一些户外公共场地开展活动;其次是因为自发组织,民间隐藏,非遗学共体没有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大部分停留在自家院子里,或者说处在“关起门来自家欣赏”的状态,项目再好,也是自娱自乐,激励和壮大根本无从说起。
(三)缺资源支撑,根基脆弱
现有资源无法满足百姓学习需求,或者说学习资源支持服务与百姓个性化、多元化学习需求无法匹配,这是目前草根型学共体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里的学习资源,首先是指非遗资源的种类不够丰富,近几年,虽然政府加大了非遗挖掘力度,但由于涉及范围广,往往只停留在镇街道层面,特别是一些影响力较大的非遗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对一些久已失传的项目则无暇顾及。其次是专业人才资源缺乏,也就是学共体核心成员。草根型学共体的核心成员不仅要具备引领非遗技艺学习的能力,还要有把控方向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感染和影响他人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视野,而这样的专业人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老人居住为主的状态下,显然是“稀有物”,少之又少。最后是专业课程资源缺乏,当学习发展到一定的层次,或者说当人们在再生资源产生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支撑时,自上而下的专业课程资源也是必需资源,然而目前这方面的资源相当薄弱,决定草根型学共体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三全”: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培育的实践策略
汪国新《社区学共体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认为,处于成长期的社区学共体,不仅需要培育以“使其自由成长”,而且培育的核心策略就是培育社区学共体成长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笔者结合上述关于石门镇各村草根型学共体目前普通存在着的“三缺”现象调研认为,培育农村社区非遗学共体成长生态,就不能离开环境、平台和资源三大关键要素。
(一)全程构建服务体系,帮助草根型学共体获得繁荣衍生的环境支持
草根型学共体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自由生长的生命体,它是内生的,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 ,是长在石门百姓中的一粒粒“种子”。因此政府也好,社会组织也好,为学共体的健康成长提供包含了“阳光、水分和湿地”在内的环境支持,而这个环境支持的核心就是从酝酿、启动到持续发展构建起全程服务体系。这一全程服务体系有二大支撑节点,即将草根型学共体纳入网络管理体系和建立经费共筹共建机制。
1.纳入网络管理体系,提供稳定的生长空间
镇教育办、镇成校、学习体验基地、村教育点签订四方联动机制,四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从资源、场地、学习环节以及相对应的考评所有各环节的实施落地给予帮助,整个过程坚守不干预、不无视、不扰民等多项原则,从管理到帮扶,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命令和任务指标,更像一个朋友一个睦邻,彼此之间协调互动,双方同步实现进步和成长。
组建以市社区学院为龙头,市非遗中心为专业指导,镇成校进行统筹,村教育点落地的四级管理网络,形成纵向“阶梯式”管理体系,让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成为“梯田式”管理体系里的各种各样“种子”。打破传统办学模式,关注百姓个体所需,为每个兴趣需求一致的个体提供可以组合以及发展的空间,并给以系统性的支持和服务。
2.建立经费共筹共建机制,助添成长“营养剂”
培育和养护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经费资助是发展壮大的关键,没有经费,一切皆难开展,即使凭一时热情开始了但一定也难以持续。
石门镇借鉴瑞典学习圈的经费投入机制以及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培育的社会组织在经费上的补助体系,采用镇政府、村委会、共建单位三方共筹共建机制,即:每一个草根型学共体,一是由镇政府则按照人数以及学共体开展活动情况,每年一次的考核汇总等,给予每个学共同体3000-4000元补助;二是由所在村(社区)提供一笔发展基金,设置统一基本数额;三是由政府牵头,为学共体与企业、社会组织组成共建单位,然后由共建单位每年为学共体提供固定的经费补助。考虑到草根型学共体的草根型性,养护和培育的重要力量最需要的还是民间力量,因此,三方共筹共建中更倾向于社会组织所占比重,政府则是具体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比如,民联村三跳团队在桐乡市文化产业协会这一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尤为迅速。
(二)全面寻找生存基点,帮助学共体获得自由成长的平台支柱
草根型学共体要获得自由而持久生长,公共平台建设十分必要。
也就是说,虽然是民间草根型学共体,但活动空间不宜局限在居民的私人空间里,必须从民众自家的厅堂里、道地上走出来,走向更宽广的天地里,寻找适宜生长的平台和公共基点。特别是以下二大平台必须充分利用,并作为学共体的空间基点。
基点一:文化礼堂
借助农村“公共客厅”——文化大礼堂,让辖区百姓参与的草根型学共体从小家走向“大家”。石门镇下属18个行政村,截止2019年年底,文化礼堂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全部完工,2020年礼堂进入规范化管理以及常态化运用进程,镇社区教育中心以及宣传、文化等部门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以此深化文化礼堂内涵。特别是“驻堂建圈”,多途径培育百姓家门口的学习圈。 因此不管是从成熟的学习圈中养护民间草根型学共体,还是按照每个村特有的非遗资源培育民间草根型学共体,文化礼堂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发展平台。对老百姓而言,文化礼堂是家门口的学堂,对草根型学共体而言,文化礼堂就是一个“家”,有家方可立业。东池村的民乐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村老年茶馆走进了大礼堂,从4个人的吹拉弹唱发展成了15个人的民乐表演队,2020还被评为桐乡市十大乐学社团,核心成员应邀参加桐乡市社区教育骨干交流会。
文化礼堂不仅是是草根型学共体的极佳培育和生长空间, 同时,还是一个发展壮大的平台,戏曲成果展、大型蓝染秀、非遗成果展、一村一品等,包括“我们的村晚”,现场参与活动总人次达上万人,直播观看达几十万,其所达到的效果和氛围不言而喻。
基点二:体验基地
充分利用各类社区教育体验基地,让体验基地成为草根型学共体开展学习和体验的天然“公共空间”。石门镇已有省级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蓝印花布非遗馆;省级科普基地:桑蚕孵化中心;嘉兴市级学习体验基地:杭白菊科技馆、陆家庄农耕馆;除此,新建成的墅丰村子恺漫画村暨文旅综合型体验基地、颜井桥村麦秆画基地、桂花村臼打年糕基地等都已经进入运行阶段。不管是驻堂建圈,还是驻基建体,让百姓拥有固定、优质且能满足内生向好发展的学习平台和展示平台,便是草根型学共体培育过程中跨出的成功一步。
现有基地大部分性质属于民营基地,依托基地打造学习圈,组建草根型学共体,对非遗学共体而言,资源和空间优势明显,更容易成长和发展壮大,对基地自身而言,本身需要宣传和人气加以推广,而草根型学共体正好成为其宣传的媒介和途径,因此,基地和学共体合作显然是互赢双利的好事。如石门村蓝印花布老年走秀团队,从最初走进体验基地参观,到定期来学习手作,最后穿上自己手制的旗袍登上大舞台,离不开基地实践学习的优势,更离不开基地专家的扶持和帮助;同样,蓝印花布非遗馆也因为她们,其品牌效应也再次获得渲染。另外,杭白菊基地的老年摄影团队,她们长期在白马塘村杭白菊基地聚会活动,从杭白菊种植、采摘、泡茶,不拉下一道工序,既体验劳作又记录下美好瞬间,通过他们的镜头推广,每年慕名前来杭白菊基地的人数逐年上涨,采摘季每天人流量更有上万人。
(三)全力挖掘学习资源,帮助学共体获得健康发展的持久源泉
优质的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取之不竭的源泉,同样也可供草根型学共体享用,从而使其勃发出永恒的生机和活力。因而全力挖掘学习资源,是帮助草根型学共体获得健康发展的持久源泉。一般说来,学习资源包含物的资源、精神的资源及其相应的人才资源三大领域。如果从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所需资源的角度讲,全力挖掘的主要策略无外乎三个方面:就地“淘”原生资源、就地“产”再生资源及其就地“育”相应的人才资源,而且既可自下而上,也可自上而下,两者完美整合,帮助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实现健康成长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资源系统。
1.就地“淘”原生资源。俗话说,家家有宝贝,村村有绝活。石门镇在完善乡镇非遗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联动机制,出台“淘”资源的具体方案,营造全民寻非遗、挖非遗、学非遗,让非遗走近寻常百姓家,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形成一村一资源,一村一特色。如颜井桥村麦秆画,东池村剪纸、郜墩村刺绣,叶新村臼打年糕,白马塘村杭白菊等,将这些在民间流传、口口相传的传统技艺最终内化为民间草根型学共体学习的主要资源,通过互助互学模式让非遗资源获得迅速增长。
2. 就地“产”再生资源。一是通过团队核心成员的互学互教,形成优秀的可供模仿参考的示范成果,从而产生新生学习资源,二是依托市社区学院、市非遗中心、市工美协会等专业技术力量生成特色课程和专业教材,从而产生新型的高品质的专业学习资源,三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媒体中的学习资源转化到现代化技术媒体上,从而产生新媒体资源。
3. 就地“育”人才资源。无论是就地“淘”原生资源,还是就地“产”再生资源,最终都得落实在能“淘”能“产”并能传授给草根型学共体的人才身上,而且此类人才越就近越有利。汪国新先生也指出,“成员即资源,这是社区学共体持续发展的关键。”培育这方面的人才,从而积累起庞大可靠的人才资源,最现实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加强对本地非遗传承人的挖掘、保护和引领,再通过他们延伸和拓展各类非遗技艺培训班,培育更多的本地优秀人才,让非遗传承的核心人物和骨干成员队伍稳步扩大,从而建立起数量足、结构优、本地化的草根型学共体所需要的师资库。
三、“三新”:农村社区草根型学共体培育的实践成效
(一)社区教育迎来新格局
一直以来,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百姓参与度不高、学习缺乏活力、实效性不高等一系列困境,通过草根型学共体的培育和养护,不仅为农村百姓提供了学习途径,满足他们自下而上的学习需求,且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迎来了新格局,即改变了社会和百姓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定位、观念和价值确认,以自觉、自主、自给、自评四个核心理念参与社区各类学习活动,成功架构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社区学共体。截止2020年年底,石门镇成功培育18个以非遗为主题的草根型学共体,形成一村一品牌,参与非遗学共体学习活动的百姓达九千人之多,占总人口的17.3%;培育成果多次参加省市级活动,其中民联村三跳团队获省级荣誉,其他团队获县市级荣誉;学校依托草根型非遗学共体培育,获评省优秀案列1项,省社教品牌项目1个,地市级奖项中特色课程成果获二等奖,特色品牌项目1个,文化创新优秀成果1项、文化创新项目1个。2020年石门镇社区学校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化社区学校。
(二)个体成长翻开新篇章
在多元主体共同推进下,草根型学共体培育最大的成果是百姓生命成长被重新启动。几年间,参与学习的老百姓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活动获得共同发展,改变了一直以来以麻将、打牌为主的闲暇方式,改变政府主导下的任务式学习,改变传统理念中对学习的定位。摒弃年龄、性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存在于内心最深的记忆,利用自身特长,以体验、交流的模式互助成长,不仅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最终实现本真学习,快乐学习。如戏曲学习团队中的郭金凤,八十高龄,喜欢越剧,却苦于没有学习的渠道,当她发现镇社区学校正在培育一个戏曲学共体时,风雨无阻,每周都会提前到达,成了团队中学习最认真的一名学员。在草根型学习共同体培育的过程中,类似于郭奶奶的成员有好多,他(她)们没有认真上过学堂,没有认识几个字,或者说已年老色衰,腿脚行走都不再利索,但他(她)们渴望学习、渴望被认可,渴望生命获得再成长,草根学共体这样一个“大家”自然成了心之向往的地方。
(三)乡村治理呈现新气象
桐乡市率先提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并举全社会之力予以实践,目前已成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品牌。同样,在石门镇的乡村治理中,草根型学共体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民联村的三跳乐学社团在各大平台频频露脸,她们通过围绕社会治理的中心工作以及社会治理中碰到的难题、难点,发挥自身优势自行编排曲子“垃圾分类在石湾”,结合疫情创编“前行”,这些曲子被她们传唱到辖区每一个角落,影响每一位百姓,有效助推自下而上的乡村治理模式。还有东池村的剪纸学共体,把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加以扩大化,结合建党百年,传承优秀非遗,剪出红色基因系列:“红船”、“开国大典”、“三牛精神”、“新时代”......栩栩如生的剪纸技艺吸人眼球,东池村自然成为红色教育的主基地,许多村民通过红色剪纸教育基地的教育和熏陶,更增强了对党的感情,更坚定了跟党走的自觉。
参考文献
【1】汪国新,项秉健.社区学共体[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2】汪国新,余锦霞.社区学共体的四大支柱[M].2016
【3】孙奇琦,陈光耀.社区学共体培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