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琪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1)
摘要:美育,又叫审美教育,它具有温润心灵、陶养性情、启迪智慧的特殊作用,是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部分。新时代,做好美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立足现实,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坚定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高审美文化素养。面向未来,做好美育工作,需要美育教育要面向社会化,美育创作要面向时代化,美育功能要面向多样化。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工作;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美育的重要性。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 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时指出“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2]可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对提高国民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立足现实:基于新时代中国美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当前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美育需求新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需要美育铸力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美育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需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与提高人类文明素养。
(一)新时代美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加强和推进美育工作,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就力量。从个人层面看,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实现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美好生活的需求包含物质层面的,也包含精神层面的,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对于精神层面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此时美育承载满足人民对精神层面需求的重要使命就毋庸置疑。从民族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民族的强盛离不开公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3]审美教育的提升可以增强中国人的心智、振奋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从国家层面看,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在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相对滞后,美育教育力度的加大可以提升我国的文化地位,这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时代美育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觉醒和觉悟,一方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和精准把握,另一方面也是对弘扬和发展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发展前景的充分自信。从整体上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种对待本民族文化的态度价值观。新时代,美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具有健康审美态度的“生活艺术家”,其中,“审美态度”的培育指的就是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可以说,高度重视新时代美育工作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在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彰显自身的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前的世界文化潮流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三)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与提高人类文明素养
立足新时代,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4]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倡导成立国立美术学校的时候正是中华民族危机和人民苦难深重的年代,他想通过呼吁美育精神唤起民众的觉醒,挽救民族危机。这种对美育精神的孜孜追寻实属不易,需要加倍珍惜,新时代,对于中华美育精神,更需要在继承的同时加以发扬光大,将其推向更高更强的境地。然而,就精神谈精神仅仅还是浮于表层,触碰深层的关键是将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学习中。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强调“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美育工作对于青年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有利于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创造活力素质的提高。
二、面向未来:用于今后中国美育工作的繁荣兴盛
面向未来,要推动今后中国美育工作的繁荣兴盛,美育教育要面向社会化,美育创作要面向时代化,美育功能要面向多样化。
(一)美育教育面向社会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美育教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实现其社会化,使人人都能够参与美育,享受美育,接受美育的熏陶,以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未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美育将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不在仅仅是文艺家和在校学生的专属,而应该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面向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人人都是美育的享有者,人人都是美育的创作者。
(二)美育创作面向时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接受艺术熏陶、美的培育,欲取最佳效果,必须“扎根时代生活”。未来的美育创作,一方面,要扎根人民。美育创作应以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目标,更多地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实践积累中感悟美的真谛,不断获得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审美灵感,“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引导。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党要加强对教育的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融入美育全过程,无论美育形式如何,美育创作的航线都应该驶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三)美育功能面向多样化
一般说来,美育的功能可以从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来看。其中,个体功能包含美育的立德树人、塑造心灵、价值引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升素养、全面发展等功能;社会功能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功能。未来美育的功能将面向多样化。不仅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还会出现二者交叉融合的功能。一方面,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平稳发展,因而投入到精神层面的财力物力也会相应的增加;另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个人也将投入更多精力和金钱在提高自身审美素养和精神满足上,需要美育发挥更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全国教育大会[N]. 人民日报, 2018-9-12(2).
[2][4]习近平.做好美育工作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808/t20180830_346668.html,2018-08-30.
[3]郭艳. 文化强国托起中国梦[N]. 中国文化报,2021-01-13(003).
[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