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仕碧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有学习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概括总结。基于此,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学习策略
引言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乐学善思,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切实学有所获,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历史课堂可以在新时期焕发出夺目光彩,让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层面可以有效提升。但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还需要做出多个方面的努力,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逐步完善,多项教学目标能够有机达成。
一、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教学有效性的体现主要是学生掌握了知识的情况和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教学论的概念被提出来虽然是晚近的事情,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②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③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⑤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⑥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体现为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并找到历史思维和逻辑,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高中生学习的特点,积极做好历史教学指导工作。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参与学习
“以史为鉴”旨在引导学生在透彻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现代化的生活和科技等,将其合理转化,指导更合理和更巧妙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否则学生是很难独立完成转化的。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只教知识的观念,将历史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实际相对比,起到启发学生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掌握的同时还能够对知识有更多独特性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古代的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比方说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学生:“大家在生活中知道农民、商人、政治家这些角色吗?那你们知道他们或者说这些角色是怎么出现的?”学生似乎听到了一个理所应当的问题,显得有些茫然。有些学生说:“这是根据不同人有不同的工作决定的啊。”教师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展开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分组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会随机提问,被提问的学生尽可能说出本小组的总结看法。一位学生代表小组起来发言:“这是从古至今在历史中不断演变出来的,随着社会的需要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角色。”教师给予了这种说法一定的肯定,其他学生在得到鼓励之后也纷纷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认识。
在学生讨论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以继续向学生讲述古代社会中国的阶层,为了让学生更加有参与感或者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有趣,教师需要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小组内的不同人代表不同的角色,有平民、商人、士大夫以及官员等。教师在学生确定角色之后给学生讲解具体的经济制度和在这种制度下的经济生产任务,如平民和商人以纳税为主,士大夫和官员以调控经济和管理市场为主等,农民则主要负责种地和上税等基本工作。
(二)以生为本,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进入高中阶段,教师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吸收。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教学服务者的角色,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被有效带动,学习兴趣可以稳步提升,尤其是当学生的认知遇到障碍时,教师要以有效的思路点拨,使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困囿于既定的课程大纲,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对其引导。除了要有效立足课内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科学合理的开展表述,并鼓励学生有机合作,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三)为学生创新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其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范围不断拓展。其中其被积极运用到教学领域中,拓展了教学资源,发挥了其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出发,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整体、宏观的理解,可以选择具有代表型的历史事件以及可以反映历史的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学生在观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构建思维导图,学会历史逻辑
历史知识体现了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既可以是时间为轴线进行分析也可以单独进行多元解读。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做好学生历史思维、历史逻辑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构建起自己的思维导图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完善与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历史的思维导图设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历史逻辑的特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历史内容重新的构建,找到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提升历史学习的有效性。以《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为例,完成单元学习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起思维导图,将自己对单元知识的内容融入其中并快速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从大的方向来看内忧外患可以对应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而中华民族的奋起可以对应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然后在进行细分。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对应,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历史逻辑的梳理并按照时间轴线、政经主线等进行不同方式的构建,帮助学生完成单元知识的整理,快速帮助高中生历史整理逻辑,提升学习能力。
结束语
虽然高中历史学习看似枯燥乏味,但教师也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真探讨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知识点,从中挖掘历史意义,并通过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认真听课解决问题,课后做题巩固知识,帮助学生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曹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9(05):77.
[2]朱李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下),2018(09):42-43.
[3]张清波.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新课程(下),2018(01):50.
[4]孙作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65.
[5]周俊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考试周刊,2016(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