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红1 林群红2
1.春蕾中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2.景成实验学校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行新课标下科学弹性作业设计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 弹性作业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对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但是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尴尬的现实——作为实施新课程主流改革的课堂,我们许多教师进行着大胆的尝试与革新:层出不穷的活动方式;大胆开放的教学行为;精巧独到的教学设计等。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并非真正意义上得到多数人的更多关注!缺失作业的客观意义;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缺乏设计的弹性;下面笔者将从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行新课标下科学弹性作业设计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千篇一面——作业兴趣的缺失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把作业的功能是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丢弃了作业有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老师布置作业总是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越好,强调机械的重复训练,认为“熟”能生巧,忽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忽视了习题中的思维价值,这种应试教育的“题海”作业,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
2、机械封闭——学生灵动思维的枷锁
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总是全班统一一致,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统一”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着学生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只有压力,没有魅力”成了作业的代名词。而如“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而非渗透于作业,当然也无从提及进一步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素质。
二、科学弹性作业设计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课标中对作业设计是这样定性的。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整个科学学习环境。下面是笔者近年来几点做法。
(一)、关注个体差异 选择预留作业
作为教育工作的对象——学生,往往具有个体能动的一面,而其独立的生命个体又决定着他们会呈现不同的生活差异。一刀切的作业带给老师的是操作上的便利,带给学生的可能是一种无奈的任务。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面对作业的被动一面。如何凸现学生在面对作业时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之前和教学后经常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去探究,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去亲身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到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勇敢尝试,应该肯定地说,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从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下面以《大气压强》一节为例,在教学本节内容之前,教师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菜单:
1、你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有关大气压强的哪些知识?
2、你觉得我们生活的空间到处都有大气压吗?能否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观点?
3、作个有心人,去观察了解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大气压在为您服务。
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通过查阅书报杂志、电视媒体或上网等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得到的材料可以为上课准备背景知识,积累一定的学习素材,打破课本局限,符合新课程“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和“大量输入”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以上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成果展示,通过让学生演示自己带来的实验(有学生演示了气球吸碗、“魔力”托水、塑料吸盘挂衣服钩等实验)、相互补充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交流信息等活动,教师再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归纳和讲解说明,再补充演示以下两个实验:
喷泉实验:先用抽气筒将烧瓶中空气抽出一些,夹住止水夹,将胶皮管的一端放入水中,松开止水夹,从喷嘴中喷出水,形成喷泉。
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大试管A,小试管B。A中无水,将B放入其中,B受重力作用,掉下。将A中灌满水,再将B放入A中,
整个装置倒过来,A中的水徐徐撒下,B缓缓上升,直到顶至管顶,才下落。
“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等实验,请学生分析解释原因,最后再通过看录像学习大气压的测定等知识,把本节知识置于不同活动情景之下来学习,在交流中运用语言描述、实验演示、归纳分析,达到了既培养兴趣,又培养语言表达、分析概括能力的目的。
课后,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继续学习的菜单,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的地进行课后延续学习:
思考: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时,是什么使饮料上升到嘴里?
小实验:(亲自动手做一做,并揭示其中的奥妙)取一只雪碧瓶和一支吸管,往瓶里装满凉开水,把吸管插入水中,然后用橡皮泥把吸管和瓶口接触的间隙堵严,用嘴用力吸,能喝到水吗?如果让吸管与瓶口接触处留有一点的空隙,再去吸水,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为什么?
小型活动:让学生筹备一个“争当科学小博士”的活动,编写排演大气压强威力的短剧,设计并展示证实或解释大气压强的存在与应用的小实验,畅想大气压的美好明天等闭幕式完成活动,通过活动体验科学的魅力。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样,学生科学学习就不再是以往的只有课堂几十分钟的教学过程,而是由单一的课堂学习为主向课前和课后学习拓展。教师一旦把“课前准备”这一头做大,则课堂信息量增加,密度加强,学生有更多的材料可以交流,课堂活动向更高层次深入,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自然“课后活动” 这一头也肯定会大起来,学生的科学知识输出活动会更有效。学生自主学习得到的永远比教师教给他们的多得多。
(二)、关注学科特点 实践活化作业
1、设计型作业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材中安排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以及课外兴趣小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很多实验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于是我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后或课后根据实验目的,运用已学过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以及熟悉的实验仪器设计出与已经学习过的实验原理、方法、操作等方面有所不同的实验和测量方法。比如在上《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我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大气压强是存在且很大的。然后课后发给每组学生一只大塑料针筒、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马德堡半球”。第二天课堂交流,让学生分析、讨论,不仅证实了大气压强是存在,而且还测得了大气压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制作作业
中学生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勇于探索,求知欲强。但往往缺乏动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以开展小制作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亲自动手实践和提高创造才能的机会。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简陋材料制作教具,如上完“量筒”一节时,引导学生利用200ml的汽水瓶、刻度尺制作量筒;如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引导学生制作“惯性小钻”(如下图1)。
为了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老师应当采取适当的形式,对学生小制作“成果”做出正确评价。如举办小制作展览,有的作品还可留在实验室,做为教具,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实践证明,小制作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实验型作业
开展家庭小实验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现行教材中的 “家庭小实验”内容,也确实对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庭小实验就是要求学生利用校外业余时间,在家中完成的小实验。实验的内容除了课本内的,还可以补充一些实用性实验如冰箱除异味、茶壶除垢、证明煤气的燃烧产物的成份、设计双控开关、医院报警器等小实验,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家庭小实验、小发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每次布置家庭小实验时,都应启发学生大胆创新,打破课本的圈子,老师则针对每个实验内容提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通过实验解决存在疑问,并在实验前讲清实验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为了激发学生坚持做家庭小实验的热情,教师还应经常开会落实并交流实验情况,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不成功的给予帮助直到做好为止。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4、实践型作业
新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生活即教育”,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应通过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挖掘知识内涵,设计出既立足于教材,又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运用科学。
如在探究钢铁锈蚀原因的教学中,教材中对水和空气这两个主要因素的探究。但在学生提出猜想这一环节时,除了水分、空气等因素外,还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厨房中的菜刀和铁锅如果用过没及时洗时便生锈很快,有的还说教室里的垃圾筒表面若有脏物生锈也很快。于是提出要探究与金属表面是否有食盐这种咸物质有关。虽然教材中只对水分、空气两种因素的探究,但学生提出的这一猜想有道理也有创意,且学生积极性高,实验条件也允许,这正是利用资源提高学生探究欲望的好机会,因而我积极利用这一非预设的因素让学生课后进行探究,并通过上网等方式查找原因。然后请学生将探究的结果在课堂跟学生一起分享。学生兴致很高,目标达成明显。更是帮助学生明白了有些盐类物质会促进钢铁的锈蚀。再比如“无土栽培花草”, “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等。这些问题贴近生活,实用性强,有助于学生在运用科学知识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对科学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总之,作业布置形式要灵活,内容要丰富,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完成。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李秋菊,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俞吾金:《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中国教育报》,2000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