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摘要: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过去的注重在课堂上输出和讲解知识逐步过渡到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主要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跳出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课堂上学会聆听学生的声音和观点,将课堂放手交给学生,让同学们自主探索知识。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学会应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从教材和题面上的文字能够思考并还原案例的实际情境,进行系统性和形象性分析和归纳,相关教育人员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对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非常系统化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做到尽数掌握和知悉,同时还要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到发现、分析以及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锻炼和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促成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传统教育的拓展和提升,涵盖了学生应对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实现自身人生目标所需的素质和能力。拥有良好核心素养的学生,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成为真正对社会建设有价值且有思想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借助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直观的表现是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里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经典教学模式的理念约束
即使现在素质教育已经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一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依然难以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教育方法难以转变,致使学生仍然停留在以考试成绩为纲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群体也仍然处在课堂教学中的绝主导地位上,对学生进行“填鸭式”传统老旧的灌输型课堂育,很明显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成为限制和阻碍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绊脚石。
(二)过于依赖教材
过于依赖教材,为教材赋予了绝对权威性,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性的比重过大。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的主动性明显过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产生,使得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也无法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会过于依赖教材,视教材内容为绝对权威,并严格按照其章程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无法依靠教材中的内容产生创新,而是单纯带领学生将教材内容过一遍,只是简单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显然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一)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几何实物展开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基本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间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几何实物,让学生在课下制作本节课学习的立体几何的实物,加深对立体几何的概念和几何性质进一步理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在讲解的立体几何时,可以以课本中呈现的内容为教学主线,以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制作的立体几何实物为辅助开展教学活动。在讲解立体几何的相关性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几何实物中的图形关系展现出来,这样即能够帮助同学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又能够在具体的实物显示过程中帮助同学们在脑海中构立体几何的关系,培养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重点培育学生的探索能力
提问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十分常见,合适的问题能够起到推动课程进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欲的作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不高,即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也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更不要说建立较为积极的学科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用互动式教学就更为必要。通过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提问的时机,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实现学生学科情感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问题的选择应当基于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各种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
(三)结合教学理论,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如果对教学理念的认识不正确,就会导致其教学过程浮于表面,即使完成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改革,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优化。不仅如此,反而还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极大的阻碍了教学的有序进行。因此,为了较好的在教学中应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有较为清晰明确的认识。进而找到落实这一教学模式转变的具体方法,然后再结合本校具体的教学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做到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内涵,找出它与自己教学方式相似的地方加以融合,然后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入在课堂教学之中,确实的,在中落实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
(四)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平时从教期间的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客观科学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学评价是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分数为主,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没有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全社会上下不断的提倡素质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是素质教育成功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彻底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比如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态度,思维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这种以综合素质为本的评价模式,能使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应改掉传统评价中以数学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从高中生的学习态度、生活实践、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学生数学成绩的评价。这种以综合素质为本的评价模式,能使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总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之路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和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处于较高地位,较少的关注是无法满足教学所需的。因此,要结合现状,深究本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还是会由于多种问题使其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相关者要洞察问题,提出并有效地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后期和成长创造积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黄芹.打造高中数学灵动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9(11):186.
[2]戚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8.
[3]沈利玲.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2019(20):40.
[4]邹德文.高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47+151.
[5]陆健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天津教育,2019(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