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苏亚红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苏亚红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小村学区下雷小学   7122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今的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成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小学是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的质量可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这一基础阶段。但如今某些地区的小学教育发展仍处于比较落后阶段,只顾及到了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造成部分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小学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课程,语文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影响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应当在平时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
  1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学拼音,读课文,写生字等传统教学,缺乏创新课堂思维,更不会去了解学生内心想法,不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情绪焦躁,厌学,自闭而不与人交往。而心理不健康又会容易导致学生做出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如逃课,打架等。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建立良师益友般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主动方,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向老师打开心扉,以便教师更好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某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对待学生不够和蔼,这导致部分学生存在畏惧老师的心理。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多关怀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常给学生以鼓励。教师不仅是教师,更是学生课下的朋友,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再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越是轻松愉悦的氛围,越是能让学生打开自己,与老师主动交流,主动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或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时教师也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认真听学生的诉说。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讲课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立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在每节课获得成就感,引导学生拥有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帮助学生解决心里问题,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
        2.3适当开展实践活动
        目前的大部分小学语文教育都是在教室之中,但是课堂之外合适的场所也完全可以进行小学教育,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可以磨练学生意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活动中也能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可以锻炼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提高他们的吃苦耐劳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坚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2.4借助语文课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的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后所采用的,每篇课文都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在课前首先要认真分析课文,发掘其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帮助的部分,从而在课堂中用新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己阐述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等,在这样的课堂形式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学习,不知不觉中也达到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1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有了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学生能够高效学习的前提。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学会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体会到课堂是快乐的,这样能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这也有利于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通过语文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
        在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保障学生今后健康成长,但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没有将心理教育落实,这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而且从语文课堂上辐射到整个学校教育上。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学生的品行,人格也会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会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3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构建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不因循守旧,在新的课堂模式下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每一个环节都考验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语文课堂进行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增加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 结束语
        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语文教师需要发挥个人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认真分析课文内容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课堂外拓展一些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心里素质,使学生不仅拥有好的成绩,更具有乐观开朗的心理,在小学教育阶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吕亚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72.
        [2]张廷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242.
        [3]郭仁维.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试题与研究,2019(33):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