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蒲娟蓉
[导读] 近年来由于国民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经典诵读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蒲娟蓉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文军希望小学  565100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民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经典诵读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诵读经典诗词篇章也是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经之一。经典诵读的内容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意蕴深远,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们走近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并且热爱传统文化,而且是能够真正的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小学生学有所成。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小学时期是培养文化素养的关键阶段,是经典诵读的重要结点。经典诵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从小到大、从内而外、从点到面的解读和传承传统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当的将经典诵读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们爱上经典诵读,爱上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将经典诵读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来塑造学生的传统文化基因,弘扬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
        一、抓诵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深远影响,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经典诵读的意义和重要性。这部分老师只简单的进行课堂朗诵,并没有深入的去传授诵读的方式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方法的引导,通过简单的“读”,通过朗诵速度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展现文章的情感,以读促悟,让学生们领悟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们诵读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正确高效的方法下,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和魅力,最终促进小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文章的感情特色向学生们示范如何正确的诵读。比如,在诵读“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时应该将重音放在后半部分“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上,着重体现大家期待的心情;用喜悦欢快的语调表达潮来了时大家高兴和激动的心情;当江潮褪去时用满足与不舍的感情去体会和朗诵。同时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想像自己就是观潮的一员,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声临其境的感受到江潮涌动,以及观潮人的喜怒哀乐。
        二、给予诵读时间,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大多数的老师由于教学进度的影响,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文章发展和主题主旨的赏析中,从而导致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范性朗读的时间被压缩,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通过诵读来领悟文章主题和感情的能力趋于下降。因此,教师们要注意优化课程时间,合理安排文章分析和朗诵的时间。将更多诵读的时间留给学生们,让他们通过规范化的诵读自己感受文章的主题脉络以及作者的感情,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譬如,老师在讲解古诗《暮江吟》时,可以适当的缩短讲解诗意和分析主题的时间,通过朗读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字词,通过教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之后,使他们能够理解古诗所描绘的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感受弯月初生,露珠晶莹的朦胧月色。并且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科学的方法,反复不断的进行诵读,自己理解这篇古诗的感情基调和想要表达的主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己解读和分析文章的能力,陶冶文化素养,提升共情能力。
        三、丰富实践活动,打开诵读新世界
        目前很多的教师和学校都没有看到实践活动在经典诵读中发挥的作用,大部分学校只有单一的早课朗诵或者是点名诵读,而缺乏举办多样朗诵活动的意识。从而导致学生对朗读感到乏味,缺乏兴趣,只把朗读当作课堂任务完成。进而花费了时间,而能够学到的却很少。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在课堂理论教学以外,举办其他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经典诵读的方式,打开经典诵读的新世界,从而使学生爱上经典诵读,塑造学生们的文化基因。
        比如,让学生们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进行朗诵比赛。在比赛中促进学生们对经典诵读的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并在赛后组织交流会,将朗诵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大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更能提高文化素质。同时还可以将经典课文改编成歌舞的形式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比如《盘古开天地》一文中,就可以将盘古开天地这种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以音乐和舞蹈,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感知作品内涵的能力。让学生们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四、革新评价方法,促进经典诵读的效果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老师对于学生朗诵后的评价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根据学生特点深入的进行。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学生们深入的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而且更不能调动学生们朗诵的积极性。基于此,要想让学生们朗诵热情得到激发,就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提供全面的经典诵读指导,促使他们根据个体的差异化不断的改进自我,进而提高经典诵读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使学生们在优秀的文化滋养中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仅要学会掌握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而且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性的诵读时间。并且创新朗诵评价体系,不断地丰富经典诵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出灿烂的花。
        参考文献:
        [1]齐红.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38.
        [2]王亚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幻画报,2020(1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