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辉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三十小学 463000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属于较为特别的存在,具有丰富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让具有较强抽象性、逻辑性的数学知识变得很生动形象。每一张主题图都能够良好的表现出数学教材编者的意图,可部分教师运用主题图当中不具备创新意识,机械式使用主题图,造成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主题图的使用中,学会充分挖掘出教学资源,结合教材编者意图,实现合理改编,发挥出主题图的教育功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合理使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属于较为重要的部分,是能够将数学知识点与图画进行有机结合的载体。主题图形式丰富、寓意深刻,能够为小学生呈现出直观形象的数学知识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主题图教学备受瞩目,变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深挖主体图内涵,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要不断强化运用教材主题图的意识,前期对主题图充分进行解读,带着学生充分理解主题图当中的内涵。教师要防止过于简单化处理主题图,避免看图说图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主题图上的内涵。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利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带着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另外,进一步加工与设计主题图当中的教学内容,从原本简单的观察图示过渡为抽象算式,然后到深化意义这一阶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观察与表述,深入抽象算式的过程,构建起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回归到实践当中,紧密与实际生活问题相联系,通过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方法,让主题图当中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让学生经过实践操作和思考,把生活当中的问题抽象成为数学模型,学生可以解释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
二、依据主题图,设立数学问题情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的数学教材当中,通过主题图的形式创设出与小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充满儿童童真趣味性的主题情景,利用这一形式来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主题场景具有丰富的形式,内容也很丰富,能充分展示出数学教学知识,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非常多的便利条件,也能够给学生带来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眼界。
以三年级数学教材当中,有如下的主题图情景:妈妈花费200元钱购入了一套衣服和一双鞋子;售货员找回17元钱。整个过程中包含两个数学问题:数量的加减法:购买一套衣服和一双鞋,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体现出加法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售货员找回17元给妈妈,体现出减法问题。教师提出相对应的问题:“售货员找给妈妈的钱是否正确?面对这一问题实施验算,成功带着学生进入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我们要结合主题图所展示内容,构建起与小学生紧密相关的生活情景,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呈现,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保持更大的学习动力,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结合,让学生在更熟悉的情景中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能让主题图动起来
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主题图能够为教学目标带来较为良好的指导,也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带来科学合理的指导,可因为主题图属于静止的,所以,学生在课堂当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再加上小学生并不具备非常强的把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很难再现出涉及抽象概念的主题图的情境。所以,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方法,让主题图动起来。
以讲解“倍的认识”的主题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理解,教师能够在实际的讲解当中将原本静止不动的主题图科学合理转变为多媒体动画视频,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更为立体的感受,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有利的条件。比如,能够在屏幕当中再现学生大扫除的场景,有意地把扫地的四人与擦桌椅的12人进行排列在一起,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之后,从画面当中把负责其他劳动的学生去掉。这时候为学生呈现出的画面就是扫地的四人整齐排列,而擦桌椅的12人也按照4人一排整齐排成三列,然后把画面定格。从而学生能够从队伍的列数,直观地观察到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3倍,从而高效轻松完成有关概念知识的引入。利用这样的动态转化形式,帮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分析、解决各类问题中,透彻理解所学数学知识。
四、优化应用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当中明确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与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主题图的出现就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由于教材是教材的编者按照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精神来编写的,选择的事物也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运用主题图过程中要全方位了解学生,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以“面积”教学为例,教材当中的主题图为学生们呈现出比较熟悉的教室的场景,把这一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了凝练,展示出下面的意图:首先,突出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定性到定量的认知变化;其次,引入学生熟悉的事物当做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非常熟悉教室的各种场景,经过深入认识与灵活运用知识顺利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最后,这一单元的重要学习方法就是合作探究与动手操作,主题图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学生们探讨数学知识与参与数学活动的场面,证实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目标要紧紧围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动手实践操作展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教学,选择教室当中学生身旁熟悉的事物,或者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给学生们准备好各种操作材料,强化学生情感经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材当中主题图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综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法,让学生能仔细观察、接受与理解。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主题图,发挥出主题图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碧瑶,田春艳,李利芳.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3):136-138.
[2]陶旭娟.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0(29):33.
[3]陈爱兰.主题图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有效性分析[J].智力,20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