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梅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抄乐镇中心幼儿园 564102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对人们的文化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幼儿阶段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很大影响。将文明礼仪融入学校的教育中,能够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发展。因此,笔者针对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综合素养
幼儿园应该把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幼儿时期形成的习惯能够为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人的一生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基础。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教师要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教育,进行文明礼仪习惯的言传身教,使他们能够主动养成文明的习惯。这不仅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还会促进幼儿思想道德的整体发展,满足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一、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
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文明礼仪的根基在于幼教。近年来,国家通过了新的学前教育法案,对于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越来越重视。让幼儿学习基本的文明礼仪,为未来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基础,不断完善与改革幼儿园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和老师的共识,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已经如火如荼开展。笔者调查了多家幼儿园对幼儿礼仪文明的教育状况,现将礼仪养成教育状况阐述如下。
1.1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轨
笔者发现的一个问题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习惯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对接,刚来到幼儿园的幼儿有时无法适应节奏。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了基本的礼仪教育,有的家长却忽视了礼仪教育,导致了幼儿先天对礼仪文明的感受与认知不同,但是因为学生数量较多,因而造成部分老师只管将文明礼仪教给所有学生,而忽略了幼儿学生先天基础不同的问题,造成有的幼儿突然接受礼仪教育,感到无法适应,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不利于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1.2 太过注重考试,忽视礼仪教育
我国学生数量庞大,而学生被培养出来都需要经过考试,但在幼教阶段就开展过多考试,只注重考试,向学生灌输唯分数论和做题意识,有可能会让学生形成固化思维,只懂死板地听话、照做,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不利于他们灵活面对、处理遇到的问题。而在文明礼仪方面,老师们便没有注重太多,长期以来会导致幼儿不懂礼貌,甚至起床、上学、进餐时都会不断打闹,也认为老师的教导、同学给予的帮助是应该的,不懂感恩;做了错事,不仅不懂得主动道歉、谦让,反而还出口成章,甚至以为自己能凌驾于别人之上,对人对事没有敬畏之心;对学习、生活没有形成基本的认知,反而被灌输以不断看书学习,只为了考试的思维,这样只会养成惯性思维,甚至培养出只会看书的“书呆子”。
1.3 没有为学生指明方向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价值观形成,以及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引路人。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孩子,主动进行文明礼仪学习,养成讲文明讲礼仪的好习惯,能够做到主动帮助他人,逐步做到待人接物有礼,善待他人以及身边的生命,努力做好老师父母拜托的事情,对爱着自己的人心怀感恩,对自己和他人的物品要爱惜,不能乱抢乱丢。中国讲究言传身教,幼儿在各个方面都还未成熟,认知水平有限,对于老师所教授的文明礼仪习惯在短时间内无法理解与感知,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上树立榜样,从自己做起,让幼儿们看得到,能感受得到,由此为他们指明一个前进的方向。
二、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总结出了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方案。
2.1 多与家长沟通,搭建家校桥梁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幼儿园方面有必要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时的表现,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了解孩子对于文明礼仪的认知水平,从而做出更好的针对性方案,有效开展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家长沟通,形成良性交流,这样才能搭建起家校桥梁,使幼儿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育体系。
2.2 减轻考试负担,规范文明礼仪
在我国,应试教育非常普遍,但在幼教阶段,则大可不必过早推行,在这个时期,笔者要指出的是,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更重要,一点一滴地积累能够造就这些幼儿未来的性格与人品,而不是只为了考试,如机器般地学习,不择手段去取得好成绩,而忽略了人的品德修养的锤炼。此外,要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规范,比如立下规矩,一天的作息制度、早中晚三餐的排队取餐制度、对于犯错的小朋友的惩罚制度、表现良好的小朋友的奖励制度,这样就能够为幼儿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形成保证。
2.3 老师言传身教,做好带头工作
在幼儿园,教师是孩子真正的向导,幼儿园应该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幼儿健康成长。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幼儿养成文明礼仪习惯非常重要,幼儿对于世界的感知非常敏感,他们中大多数不会主动形成自己的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这需要学校教师积极引导,他们会模仿所看到的,比如电视上的动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在这个时候,老师如果进行适时的引导,就可能给幼儿形成良好的印象,带动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并逐渐养成习惯,从而达到幼儿园教育幼儿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教育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出现的问题,只有与家长多沟通,从小规范文明礼仪,以言传身教来感染幼儿,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引导他们养成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这些习惯会使他们受益一生,不断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袁益群.育文明礼仪之花走养成教育之路-浅谈菊影武娃“好习惯我养成”美丽行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4 :115-142.
[2]王春平,季杰,姜丽杰.文明在心中文明伴我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五步走”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8,14 :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