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唐征英
[导读] 我们也知道我们国家在教育领域当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对于小学数学老师而言

        唐征英
        湖南省湘潭县长岭中心小学  411231
        摘 要:我们也知道我们国家在教育领域当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对于小学数学老师而言,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件教学任务。不可否认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几何图形。在学生学习几何与图形的时候,学生也会有一个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因为空间概念的培养变得更好。为了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能力,老师必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采取创新化的方法,不断的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教育是一个孩子一生教育的基石,这一时期也是一个孩子智力开发的非常重要的时间段。数学观念尤其是空间观念,如果能够在孩子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无疑对今后高等教育的开展也是很有利的。而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需要老师慢慢引导,让学生慢慢对事物有一个空间立体的感知与思考。数学新课标也是非常重视小学空间观念的培养,更是对其做出了具体的阐释。所以更应该对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和空间观念的培养予以重视,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整合图形,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1 结合图形,让孩子们学会观察
        数学知识有很多是从实际中观察从而抽象出来的,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观察到数学知识,观察三角形从而抽象出勾股定理,观察正方形,立方体从而抽象出二者的面积体积公式等等,这其中的第一步都是观察,所以要想培养好学生的空间观念,首要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们学会好好观察 观察和临摹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学习的第一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用在数学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生活中不是缺少数学,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的眼睛,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就是为了让他们有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
        学习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让孩子自己去认真观察某件事物,从中抽象出某些特征,让孩子们通过这些事物的表象认识到图形的本质,继而形成自己的空间观念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说在学习图形时,可以让孩子指着教室中的黑板,墙壁等这些方方正正的事物归纳出正方形,长方形的特点,也可以从自己家带来花盆,足球等事物来观察梯形,圆形 以及球体等等,鼓励孩子们去广泛的讨论,求证,老师也可以安排学生总结一下这些物品的特点对应着教学模型去分门别类。
        2 发挥想象,让孩子们学会思考。
        孩子们的想象力其实最丰富的,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及因为涉世未深还不太受常规制约的这种思维,使他们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本身就能够促进空间图像教学。

想象可以使孩子们从枯燥的模型中找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的思想变得更为活跃,对图形空间的概念理解的更为深刻,比如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各种图形的彩纸,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成各种各样的事物,比如说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来拼熊猫,用正方形,长方形等来拼电视机,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空间思维的培养,也让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更为浓厚。如果孩子们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做,老师也可以先做一个指导,比如说要先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看看它们与生活中的那些动物家具等的图形相似,在心中构思出一个模板,再开始动手,让孩子了解到拼图的流程,继而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3联系实际,让孩子们学会操作。
        从认识到学习到理解再到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孩子们才能彻底的理解并形成这样一个空间观念。刚才我们提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而动手操作这一过程就是让他们把想象力付诸到实践这一过程。
        “实践出真知”孩子们总要自己动手试试看,比如说可以让孩子们先观察一个图形的形状,讨论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图形,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力,用纸箱,或彩纸,棉花,制作一个这个图形的立体结构,或者是其他的物件,小纸盒或者一个小棉球,来感受一下这个图形立体的一个形状,再比如说,也可以划分一块一块的小方地,让孩子到田野间,亲身测量然后计算一下这个土地的面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丰富他们对图形的感知和对数字的感受。
        4 运用科技,采取多样化教学
        过去一直采用的黑板,粉笔板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方式。但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是有些死板的,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一定的改革,比如我在第一个观点让学生学会观察中提到,孩子们可以从一些物品上抽象出空间知识,但这些图形仅仅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学生们不能观察到一个图形它动态的变化过程,比如说扇形变化成锥体,椭圆变化成圆,从展开图到立体图形的一个变化过程。采取动画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图形的变化,同时,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方位的各个图形,展示同一个图形的其他变化图,让学生们来辨认。
        从学习主体来说,也可以从过去的老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让孩子们来讨论,画图,老师起到的是一个引导作用而不是一个灌输作用,老师应该引领孩子们去自己观察,分辨,动手,操作,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孩子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任务,这是数学中几何图形学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最大程度上激发孩子的潜力,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好孩子们的空间观念,让他们有很好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更深程度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苏虹.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探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144.
        [2]朱明侠.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把握与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
        [3]郭允,林金香.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探微[J]数学教学通讯(理论版),2016,02(22)·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