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江
贵州省剑河县第三中学 556400
摘要:物理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部分,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理教学中,存在学生物理与运用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动手实验思考等问题,所以本文就如何加强物理实验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并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展开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引言: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让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实验设施投入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由于地处偏僻,地区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设施,相比城市中学,较为落后,在教学资源和设施的投入上也比较少,但是新课程下,物理实验设施普遍要求高,需要投入不少资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实验室也比较匮乏,多个班级和年级都共用几间实验室。实验室内设备较为陈旧,也缺乏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导致物理实验开出率较低。
2、重视理论教学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相比物理实验教学,教师更加重视物理理论教学,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能够对实验过程有一定了解,在考试的时候写出实验结果就可以了。所以动手实验变成了教师讲解实验,学生背诵实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这种不做实验或者少做实验的想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验教学探索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认识和教学模式探索不足,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让教师忙于授课,而缺少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导致教学方法陈旧,物理课堂枯燥无味。在实验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包办实验,教学变成了教师自己的实验演示,缺乏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花很长时间进行实验目的和原理的讲解,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模仿实验,得出几个数据,就算实验完成了。学生很少对实验进行深入思考,甚至由于器材的匮乏,很多学生没有实验机会,在旁边看着其他学生进行实验。
二、有效利用物理实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1、教师转变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物理实验是否能够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很大程度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所以需要进行教学观念转变,加深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曾经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因为课时的限制、学生升学压力、教师的考核机制,导致放弃对物理教学的探索,和对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应用。所以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地提高素质,比如参加各类物理实验研讨会,与其他地区的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交流,参加讲座培训,在学校内建立教研小组等。
2、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或者教师进行实验过程和讲解,学生照着教师的实验步骤,流程式公式化地进行模仿,学生要么没有参与到实验中,要么没有对实验进行深入思考,所以相关物理理论印象不深。把原来的物理演示实验转变成师生探究式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实验中来,并且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进行实验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让同学们进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把钢尺按在桌面上,并把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个同学用手拨钢尺,并进行观察。随后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教师再进行引导,如何能改变钢尺振动的快慢和音调的高低。有的同学认为可以用力拨动钢尺,这样钢尺的振动快慢会加快,有的同学认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改变,再进行钢尺拨动,可以改变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教师再以动画课件的方式,验证学生的各种猜想,由于这种实验的器材比较简单,随处可得,这让实验教学没有场地和器材的束缚,而且学生随手可以获得实验器材,即使在家中也可以反复实验,增加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3、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除了围绕学生展开实验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起物理实验与自身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很多农村学生家里会在门外装个门灯,但是门灯的开关控制却极为不便,所以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楼梯灯电路,按照设计的电路图,用电池组、导线、开关、灯泡等进行实物连接,查看楼梯灯的开关照明效果,同时可以用设计的电路来改造学生家中的门灯,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和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运用,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对物理教育展开各种探索,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还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物理知识和研究,在学生对物理学习和实验兴趣上进行努力和探索,让物理实验能在物理教学中发挥作用,真正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爱玲.基于混合式教学法构建民族地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99.
[2]何伟才.浅谈中学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读写算,2020(3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