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凌
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 430016
摘要:在“五育”并举教学背景下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教育更是处于首要地位,各个学段的各科教师均承担此重任,这关系到学生们未来的成长。英语属于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需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改善。基于此,笔者针对如何注重德育渗透促进高中英语教学作探讨,同时制定部分有效对策。
关键词:德育渗透;?高中英语教学;
德育这里指的是学校德育,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且通过他们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所需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让学生既学习相关语言知识,又接受德育熏陶,有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深入发掘德育元素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对于一切教学规划与行为来说,教材都是根本依据与基本切入点,而且在“五育”并举教育背景下,教材内容就是我们可以深度挖掘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除关注知识以外,还应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同样如此,要想通过注重德育渗透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教师首先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认真研读教材中编排的内容,深入发掘其中所蕴涵的德育元素,并适当放大该部分内容,为学生带来深刻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德育品质。
此时,在开展《Friendship》教学时,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友谊”,自古以来就是永恒话题之一,教师可以先播放英文歌曲《Auld Lang Syne》,询问:Which kind of friend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friend?What else can be our friends besides human beings?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友谊的共鸣,使其通过简单讨论意识到需要的是永久的友谊,而不是由于利益关系等短暂的友谊,并交流朋友身上的品质,借势导入新课话题。接着,教师利用Warming up部分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对生活中朋友间可能发生的真实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所了解,然后结合Pre-reading部分的问题,引导他们思索“友谊”和“朋友”这两个概念,使其知道友谊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日记之类的东西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朋友。之后,教师结合Reading部分的课文《Anne’s Best Friend》渗透德育,帮助学生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使其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表达自己对朋友和友谊的感情。
二、依托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价值观念形成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引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依托现代教育手段创新知识呈现形式和教学流程,主动运用图片、音乐、歌曲、视频、动画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德育教育内容变得具体化、直观化,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感性认知,增强对他们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的冲击,使其内心受到触动,从而促进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教学实践中,本单元的核心话题是“保护野生动物”,Reading部分的课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主要介绍Daisy的梦中飞行经历,她通过对三种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的了解提出保护措施。教师可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我国华南虎与大熊猫的图片,及更多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直观了解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情况,使其结合课前预习,从报刊、网络等渠道查阅野生动物的资料,展示各自所了解的情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紧迫性。接着,教师询问:Why are these animals in danger of disappearing?引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归纳濒危野生动物灭绝的原因,包括:food shortage、disease、destroy of habitat、hunting和pollution等,分组讨论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使其进一步了解濒危野生动物面临的严峻形势,促进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三、把握课堂教学契机,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属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互动的主阵地,各类知识、各项技能积及德育教育均有所渗透。具体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契机,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讲授英语词汇、短语、句型、课文的同时融入德育理念,从新课导入、课中互动及课末小结等环节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带领学生一边学习语言知识,一边深受德育熏陶,助推他们收获更多,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过程中,其中阅读部分的文本是《Elias’ Story》,本文以Elias 的口吻,讲述南非黑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他们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历史,还提到他与Mandela的一段交往,从侧面展示Mandela的高贵品质。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一幅Mandela的照片,询问:Do you know who he is?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Is he great?Did he do anything for others?组织学生结合个人认知围绕“Mandela”自由交流,鼓励他们分享更多有关南非黑人斗争的信息,使其从多个方面认识文中的主人公。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与Elias一起了解Mandela,理解文章结构和人物关系,同时搭配一系列问题锻炼他们运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讨文中南非黑人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结合文章主题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注重德育渗透既是对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还是新课改的基本方向,教师应以教材中的固有内容为依托,善于发掘德育元素和制造更多契机,从多个方面与不同视角融入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新时期德才兼备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怀光.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0(42):88.
[2]林海英.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发展中的德育渗透浅谈[J].读写算,2020(35):33-34.
[3]徐德友.刍议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发展中的德育渗透[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8):102.
[4]彭辉.高中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7):121.
[5]王品娜.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框架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20(2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