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仂
江西省乐平市第二中学 333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微课在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频率愈发的多,也因其本身具有多种功能,能极大效用的引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使得其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本文接下来主要论述的是微课与初中数学的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
微课是现代社会在课程教学中使用的一种较为新奇的教学方式,通过一个五到十分钟的短视频的方式让初中生对学习相关学科产生莫大的兴趣,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进而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1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数学作为一门中学必修课,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第一,因为学生基础的参差,老师在课堂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明白数学知识,只能采用重复记忆法和题海法来教授数学公式、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教学过程略显枯燥乏味,这样做虽然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但是也引起了学生对数学的厌烦心理。第二,在讲解数学中的重难点时,教师会过度的强调解题技巧,往往忽略了让学生们自己发散思维去寻找解题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只能被动接受学习。
现如今,微课教学已经慢慢走入了初中生的课堂,让教学方式产生了些许变化,接下来文章主要论述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微课视频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2.1意义
微课,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方式,使用起来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本节内容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不仅仅生动有趣,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还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微课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家里也可以提前学习,提前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整理汇总,在课上老师讲解时重点听取自己自学时未能明白的知识点,还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在微课的帮助下,数学教学也变得不再枯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让学生对学习增添些许兴趣,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新技术的了解,让学生紧跟时代潮流,了解时代新技术。
2.2作用
(1)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观看一段微课,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有所了解,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条理化、系统化,既有效的提升了课前预习效率,也可以提升学生将知识整理并系统化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微课的内容可以是一段简短的视频介绍数学公式的由来、数学家研究的过程以及这背后的一些轶事,如若有学生对此感兴趣,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向去探索,由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以及对未知事物探索的欲望。
(2)在课上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将一些用语言不方便表达的知识点用视频表达,强调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使得学生学习更加容易,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加快了学生的学习速度。在课上时间通常会设置一个时间段,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用于吸收刚刚学习的知识。在学完数学知识后立刻进行记忆练习,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3)在课后如若有学生未听明白,或者有学生因为些许缘由未能完整的听完这节课,不好意思去向老师或同学单独请教,那么他可以通过微课来进行学习,补足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短缺。微课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写课后作业以及考前复习时都有资料可以参考学习,做到有的放矢,万事俱备。
(4)在后期评点课后作业时,可以将问题统计并制表,让学生们更直观的了解自己的错误,并将一些不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讲解放置在微课中,供学生闲余时间自行了解,还可以针对错误设置一些问题来练习,更好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3微课视频的设计要求
3.1内容诙谐有趣
对于课前学生自行预习的微课内容设计,要做到诙谐有趣,不必事事言明,要做到“犹抱琵琶半遮面”,极大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程度,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举例:在讲解函数部分时,可以制作笛卡尔函数,并讲解函数背后的故事,吸引学生得到求知兴趣。
(1)制作运用新技术
在内容制作时,积极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及应用水平,增强微课内容的科技性,动静结合,催发学生的想象力。
举例:可以将内容卡通话,制作卡通人物形象,并对其配音,让数学知识动起来
(2)用心选择内容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制作微课视频,要用心的去选择适合的内容去制作。
举例:几何是初中数学中较为适合制作微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理解空间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与此相比,有理数的加减部分就没有必要制作微课教学,这样做只会教学的时间的延长,做无用功。
(3)用学生的视角去看待微课
微课的设计不仅仅要做到结合书本,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需求,内容制作不宜节奏太快,语言不可晦涩难懂,要做到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4结束语
微课的诞生,为教学增添了新的方式,尤其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存在拉近了学生的差距,也做到了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能带动了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参考文献:
[1]任建虎.浅议初中数学微课对于学困生的积极影响[J].学周刊,2016,(24):125.
[2]陈迎春.微课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科实践,2016,(21):15.
[3]阮征.浅谈数学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3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