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晓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镇实验中学 325608
摘要:音乐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音乐可以通过直观并且生动的感情对学生产生影响。将情感进行理性的转换,从而产生健康积极的指导力量。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净化。老师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合力渗透到音乐的教学中来,通过音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家历史知识,并且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学习更多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
一、以音乐之美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像《梦驼铃》《爱我中华》《长江之歌》《我是中国人》《龙的传人》《共和国之恋》等,这些歌曲都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与时代特征,是老师对学生实行爱国教育的良好载体。教材中还有那么一类歌曲,在浅层次来看爱国主题不是那么的明显,但是却涵盖着感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就需要老师经过深层次的理解教材,解析教材,且利用各种适当的教学方式,去完全地讲授作品中丰富的内在与艺术表现,再次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容。比方说《龙的传人》,1978年侯德健创作的《龙的传人》,歌词几经易稿,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歌词“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原来为“四面楚歌是奴才的剑”。而如今,海峡两岸热切盼望着祖国统一,这时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就改为了“不管你自己愿不愿意,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爱国思想以及那种力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产生爱国情怀。
二、选择合适的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
多种多样的音乐作品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给了老师很多启示。每位学生喜欢音乐的类型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人喜欢优雅的钢琴曲,有些人喜欢中国风的民乐曲,有些人喜欢时尚的流行歌曲,有些人喜欢大气磅礴的交响曲,每当优美的旋律再次响起时,总是能缓解人们的烦躁的情绪。优美的音乐是很好的心灵冲洗剂,可以留下人们心中的真善美,洗去一些丑陋的东西。在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老师应该合理地选择教学作品,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家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肖邦是波兰杰出的作曲家和钢琴家,有“钢琴家和诗人”的称号,是一位浪漫主义音乐学派的大师。他憎恨俄罗斯对波兰的压迫和奴役,写了很多相关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对被占领的祖国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期待、对祖国的担忧以及对战争的愤恨。这些情感都用歌曲来表达感情。音乐作品中的感情是指肖邦对祖国深刻的爱。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要教学生积极乐观的音乐,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消除学生的烦恼,让他们从平凡中变得优秀,把学生的灵魂提升到美好的境界。事实上,从古代开始,反映爱国感情的事例数不胜数,但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出,必须生活在现代祖国的大家庭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老师应该为伟大的祖国做出一些贡献,有义务为和平时期出生的学生服务。听伟大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带领学生多欣赏一些爱国主义音乐作品。
三、通过音乐欣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创作为了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感情,并且受到启发,捕捉音乐形象,感染爱国情感并受到影响。比方说,在欣赏《老师的田野》的同时,学生们在悠闲的旋律中描绘了祖国美丽的田野、湛蓝的河流、高耸的山峰和飞翔的老鹰,用这首歌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谈论音乐人,带领学生欣赏不同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以及音乐人,每个国家都有优秀的音乐人,每个国家的音乐作品都有抒发爱国情怀的。在对学生进行音乐人的介绍过程中,可以讲解音乐人的爱国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且播放爱国音乐,让学生接受熏陶。比方说,老师可以举我国的爱国音乐家,冼星海,他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而且在学校的毕业成绩很优异,在巴黎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当他得知国家受难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拒绝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并且创作了爱国歌曲,就是传唱度比较高的《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在当时激发了人民的斗志,采用合唱的形式,为我们民族呐喊。这是中国的第一首有民族特色和新技术的爱国歌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四、解读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音乐是陶冶学生情操的科目,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其实是先贤们熟悉的关于人类思想品德、感染和启蒙的课程。我国传唱度很高的爱国音乐有很多,比方说《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等振奋信心的爱国歌曲,这些歌曲都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音乐教育的本质与政治和哲学演讲不同,其教育形式具体直接,能得到心灵的陶醉、精神的享受和美感的享受。因此,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音乐艺术的美感上,用音乐的“灵魂”和“流动的诗意”培养学生最深的爱国热情。歌曲《爱我中华》是一首比较流行且传唱度比较高的歌曲,歌曲的内容主要是对我国的各个民族及祖国美丽的河山进行传唱。这首爱国歌曲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河山进行赞美,也对祖国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昌盛进行更好的描述。在进行歌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自然联想到祖国壮丽的山河,并且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为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结束语
总之,老师应该将爱国主义渗透在音乐教育中,这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雄辩的事实证明,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真理而奋斗的情操和美德。加强音乐教育和美德教育,感受音乐之美,是音乐老师根本无法接受的社会责任。通过音乐教育,不断提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爱国热情,才能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那日松.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成功(教育),2018(03):122.
[2]戴赛娟,游姣婧.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艺术品鉴,2018(08):263.
[3]王岩.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考试周刊,2012(56):172-173.
[4]邹怡.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8(2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