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华
(广西省柳州市三江县斗江镇中学,广西 斗江镇 545504)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开展,当前的体育教学理念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为初中体育课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理念,体育课堂已经成为阳光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体育课堂变得越来越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充满阳光和活力。为了在初中构建阳光体育课堂,以下是一些看法。
为了使得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更多资源,也为了让体育课堂变得富有阳光和活力,以下是一些策略建议。
一、尊重学生——营造民主、互动的体育课堂
师生交互,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建立了平等理解、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满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还形成积极的人阳光度和情感体验。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学自己的体育
一般的体育教师任教多个年级,这样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可能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与其照顾不周,还不如让学生自己来开发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的是他们自己的体育,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创编准备活动,教师只提出创编的要求,提供活动的器材。让学生自主组织联系和比赛、在联系和比赛中,学生们个个磨拳擦掌,奋勇争先,将教学推向高潮,能够受到良好的效果
三、巧设悬念——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阳光体育课堂的模式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的体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研究,使学习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这就要求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少给学生具体方法,追求由教到不教,由不会学到会学的境界。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少些干预,创设情景(包括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得到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更要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技术合理运用,创造性练习,要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多做几种尝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往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的传统教学法,而改成只给学生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明创造,使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通过实践,经历成败,体验快乐的过程,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新课程改革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课堂形式——多元碰撞引发生成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性,把学习活动延伸到社会、自然中,以活泼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让学生的思维闪出火花,使整个学习过程的信息十分丰富。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富有挑战性、包容性、针对性,并能有效激发和导向学生进行动态生成的弹性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教学目标来生成资源。
五、合作探究——思维创新的摇篮
创造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创造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更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为,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体育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创造的摇篮。
六、多些激励——留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表扬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体育教学过程也离不开表扬的教育方法,表扬可以肯定成绩,激发热情,对后进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对部分素质差学生,不应过于苛责,不应使其丧失信心,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婉转处理,及时进行评价激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极大的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七、小结
创建阳光体育课堂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氛围,让体育课堂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青春、阳光、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杜善和,龚海涛.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15) [2]汪凤涛.发挥乡村特色激活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新动力[J].学苑教育,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