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社会适应与发展能力的研究——学生个人能力素养提升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柴茂田
[导读] 新时期素质教育提出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柴茂田
        石家庄市藁城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52100
        摘要        新时期素质教育提出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育人方针。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德才兼备的品质和能力。我个人认为“德”是人的“灵魂”,“才”是人的“翅膀”,有灵魂的人,带上翅膀才能飞的更高,飞的更远,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强有力的翅膀呢?
关键词        中职  能力  素养
        在校期间,我认为学生个人能力素养的提升主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基础,贵坚持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是我们文化的精髓。汉字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与发展,是全世界字数最多、结构最复杂、最难写、字义最丰富的一种语言文字。我在班里做过验证,有的学生不能识读自己所写内容的30%、甚至更少,换成别人识读,只能是看天书。我们的学生刚刚起步,长此以往肯定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不论什么原因学生以前没有写好,现在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为有效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字,天天有进步,一月一对比。为更好的坚持下去,学生在校期间我安排专人负责收集与统计,并不定期抽查;假期及疫情期间,我要求学生将自己写的内容拍照发班级微信群,我负责批阅与点评。我们两年如一日,坚持不懈,90%的学生在书写与语言表达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倡导参与,重视过程
每一次我接新班,首先是制定班规。班规中明确规定:手机禁止带入课堂,上课禁止睡觉。咱们也知道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的积极性差,那么对于精力旺盛的学生来说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难不成还让他们扰乱课堂秩序、干扰正常教学吗?当然不能。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学智慧,采用合理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一步步慢慢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久而久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以学促教,树立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心中树立榜样,要切合实际,以学生身边的人为榜样更具有说服力。比如每学期的两次大考:期中和期末考试,这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最好检验,也是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最好机会。再如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比赛,比赛本身所选人数很少,占不到本专业的2%,而且所选学生应该是理论和技能两项占比之和最好的。这本身对学生即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挑战,若能获奖,则应大力宣传,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此时不忘点播学生荣誉的背后是努力学习的结果,是拼出来的,更是对自己付出的回报。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促教、以赛促教。


不定时的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到母校宣讲,讲述他的学习经历、学习方法、个人成长历程和取得的成绩等为学生树立标杆,引领学生树立目标,为自己的理想指明方向。
四、执行1+X证书制度,培养多面手
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工匠精神。现阶段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培养的是实干的工人和匠人的精神。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学生应具备职业道德操守、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或兴趣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或兴趣课堂,将学生的兴趣或爱好培养成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考取不同级别的职业职格等级证书。比如我班49人考取中级钳工等级证书,100%通过;因人数变动,45人考取中级汽修专业等级证书,100%通过。只有不断的激励学生不停的学习,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
五、逆境中成长,现实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评价90后、00后:“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在2021年初,石家庄市藁城区再次爆发疫情时,我班先后涌现出20多名志愿者,他们协助抗疫部门做好消杀工作、数据统计与整理、巡逻值班、垃圾分类清理等工作,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核酸检测的辅助工作。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忘我的工作。比如我无意间看到一张照片,一张穿着防护服的照片,细看防护服上写的名字,这是我班的学生呢还是同名同姓的人呢?经核实确是我班学生。我根据防护服上写的内容“某某某离谱”和他的日常表现结合起来,发现他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当得知他从第一次坚持到第十七次核酸检测的辅助工作时,我将自己微信保存的这张照片转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并配上文字“某某某靠谱”,学生们纷纷点赞,这即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学生的肯定,更是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好多学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获得了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颁发的,可以珍藏一生的“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当疫情防控等级降低以后,我们恢复了网课教学,学生们表现出了异常的积极和踊跃,呈现出高效的学习模式。经历过这次疫情,学生们给我的感觉是不仅是长大了一岁,更是经历了一次人生洗礼。
六、脚踏实地,合理定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企业都进行了产业升级,学校的课程设置或多或少的会与学生从事的工作存在偏差,还有因个人原因不能适应岗位经常跳槽,这就容易引发学生认为学的不够用或学的用不上,从而产生学习无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日常教学、养成教育和思政课中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骛远,在学校学习是培养学生个人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的是学生的个人能力素养。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才能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我们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是可以重新塑造的,但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这过程很漫长,也很艰辛,但看到学生们积极的转产与健康的成长,作为老师,我们仍感欣慰。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对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的总结与应用,今后我会与时俱进,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培养出更多的实干型和创新性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