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施绍云
[导读]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人的积极品质

        施绍云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中学  166500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积极能力、积极潜力等问题,以及人的积极心理和哪些方面有所关联。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转折期,如何通过积极和谐的英语课堂,让学生更积极、更自信的学习英语,成为了目前英语老师面临的问题。下面,本文结合当前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简述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教育;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面对难题时,他们第一时间想的是放弃,而不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担负传授知识的责任,又要担负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责任,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认真的学习英语知识。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近现代以来,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研究的方向不再局限于对心理病人、精神病人的治疗,更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学的良好发展能够使社会和个人更具发展性,使生活更加充实,使人们更加健康。据科学数据表明,拥有积极心态的人比时刻抱有消极心态的人更健康。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渗透到课堂上或者课堂外,让学生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作业、考试、生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思素质,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现阶段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得到了改善和优化,在这样的趋势下,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但是,笔者经过深入的调查和采访发现,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①对初中生的心理教育有待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限,在面临学习难题时,学生会表现出害怕学习、退缩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学生持续发展。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所增加,所以英语学习难度增加,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
        以上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并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情,作为老师,要采取不同手段,联合各方势力,立足长远,逐渐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从自己做起,积极面对教学和生活
        从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一般,除了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以外,他们也会模仿老师的行为,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让自己的知识水平达到标准,还要让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达到标准。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自信的面对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特长和美德,并用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用积极的工作心态去带动学生积极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学《lost and found》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真实的故事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面对问题时的积极心态。首先,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重难点短语first of all、in a hurry、from now on、look for、be careful with等等,以及重难点词汇lose、leave、purple、strange等等,让学生可以正确的拼写并背诵这些内容。然后,老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述自己丢失物品后的过程,包括刚丢失物品时的心情,以及积极寻找过程中的付出和物品失而复得的心情等等,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的良好心态。
        再比如,在教学“habit”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在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时,自己也要做到或者说达到相关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坚定的听从老师的教导,而不是对老师的管理持有怀疑的态度。
        (二)运用名言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名言警句是一些名人说的、写的或者历史纪录的,经过真实的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这些真实的话语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反复的实验和时间的沉淀。初中阶段的学生涉世未深,它们接触社会比较少,所以他们在面临复杂的问题和挫折时,极容易出现各种消极情绪。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可以运用名言警句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比如,老师可以选择两句英语名言,并让学生抄在黑板的空闲位置,让学生在课前大声朗读,并在课下将其完整的背诵下来,充分理解其积极意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积累英语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又能让学生从名言警句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英语名言举例:①Better late than never(只要开始,虽晚不迟)②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当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抄写名言警句,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运用英语歌曲、英语影视剧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
        歌曲和影视剧通常都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因此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带有积极情感的英语歌曲和影视剧,将其融入教学课堂,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从歌曲和影视剧中理解各种积极的情感。
        比如,在圣诞节期间,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学习并合唱《We wish you merry Christmas》,或者在元旦时带领学生合唱《Happy new year》,在学习有关运动的单词、短语时,可以带领学生学习《You and me》。除此之外,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乐之声》、《海上钢琴师》等影视剧片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巧妙的表演了解其中的真实感情和渲染的积极气氛。这样的教学过程具有更好的效果,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还能锻炼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很对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是因为他们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只能“苦学”英语知识,即使记住了单词、短语的意思,也不能充分理解其具体含义,更难以将其运用在考试作文或日常交流中,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对此,老师要采取合理地方式,逐渐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上一层楼。
        比如,在教学一节新课时,考虑到需要学生掌握的陌生词汇比较多,老师便可以通过微课等方式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经常抽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保证学生的预习有效性。或者,将陌生词汇分多次教学,给学生充足的背诵、理解时间,避免学生出现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然后,老师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或者“思维导图”,以便于学生随时查阅自己的易错点,并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最后,老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地作息时间表,让学生合理地分配自己学习、放松的时间,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放松、休息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在休息过后学习时有更高的学习效率。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就会越来越好。
        (五)开展小组教学,培养学生良性竞争心理
        小组合作学习时现阶段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辨析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老师要通过观察、交流的方式,总结每位学生的兴趣特点,并通过摸底考试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然后,老师再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理念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具体情况按照班级实际人数分配)。最后,老师再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趣味性、引导性的问题,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的思考,并积极讨论老师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不要无所事事,而是要时刻关注每个小组的动态,避免出现学生不积极参与讨论或者讨论方式不合理的情况,确保每一位学生通过讨论都能获得丰富的收获。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彼此之间就会更加了解,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还会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从而在整个班级内形成一种积极、活泼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学生的学习心态更好,学习效率也更高。
        (六)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初中生处于懵懂的青春期,他们的自我心理比较强,也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不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够重视也不够了解,再加上极少数老师有恶意中伤学生的情况,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此,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多鼓励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向学生宣扬积极向上的思想。
        比如,在考试的试卷上或者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老师都可以用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对于考试成绩高的试卷或者完成作业情况良好的作业本,老师可以写下:“Keeping cheering,you can do better”作为评语,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业完成情况一般的学生,老师可以写下:“Don’t give up,you can be as good as others”的评语。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英语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要注意的是,老师对评语不要只顾形式,采取统一的评语,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学习比“强迫”学习英语知识更有效。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情感教学,充分培养并发挥积极情感的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和人格魅力、思想品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7):48-49.
[2]玄兆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