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萍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五华中学,广东 梅州 514000)
摘 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其中读和写能力的提高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高考所考察的侧重点也在这两个方面,这就要求老师重视读与写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将英语读写更好地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 读写结合
我们国家对于外语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基本上在孩子小学甚至是更小的时候就让孩子接受外语教育,通常是英语这种国际通用的外语,到高中时,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经有数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依旧是参差不齐,好的可以流畅自如地与外国人交流,出口成章,差的却是连单词都不会读不会拼。这固然与孩子本身的语言天赋有关,但也与我们的英语教学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点为主,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再加上我们国家的考试对于学生考察也只是偏重于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单词拼写的掌握,因此教师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考试侧重的方面上,对于课文的通篇阅读并理解并不看重,只是将课文中重要的单词、短语和长难句中的语法知识点进行讲解,并要求同学们反复记忆语法点和单词短语,这种快速阅读,不对课文做深度分析讲解的方法使得学生遇到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和逻辑,长期以往,我们的学生就很难集中精神从头到尾读完一篇英语文章,他们总是习惯性地跳着读,找他们答题需要的信息,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同时,对英语文章的脉络把握不够还会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写出一篇流畅自然的英文作品,当我们要求他们写一篇英语作文时,他们总是抓耳挠腮,写写停停,最后交出的文章往往是套用熟悉的英语写作模版,好一点的会用长难句,语法方面很少有大的问题,但内容方面不是文不对题就是辞不达意,只是将题干要求的要点简单地串在了一起,没有出彩之处。
绝大多数人或许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反正只要能够拿到高分就好了,这是应试教育下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是,在忽视了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后真的能够仅靠死记单词硬背课文知识点就获得高分吗?绝不是这样的,一个知识如果你不是真正地理解了它,是很难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的,我们看到了教育模式中的缺漏,为了学生将来更全面、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英语读写教学,推动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转型。
一、重视高中英语教学中对文章内容的讲解
我们的英语教学应当鼓励提倡学生们通篇阅读,关注文章的背景知识和上下文的行文逻辑结构,应当像做语文阅读理解一样去读一篇英语课文。记叙文,我们至少要知道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基本事件,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对于一些优秀的文章,还应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作者是如何引入正题的,是开门见山还是设置悬念,在事件过渡时又是如何承上启下的;议论文,我们要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然后具体看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用什么论据去支撑自己的观点的。
事实上,我们现在考试所用的文章大多都是标准的议论文和记叙文,教师和学生只要做过几套题,很容易就会找到文章相似的“套路”,总结出一套制胜法宝,比如说中心思想看开头结尾,做题在题干关键词附近找答案等,这些套路不仅可以极大地缩短做题时间,还屡试不爽,因此同学们不愿意放弃这样一条捷径。但是这些套路也容易让我们形成惯性思维,遇题不加思考,很容易因为自己的惰性思维落到了出题者挖的坑里。
上述情况在通读全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避免,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以该采取的方式是带着同学们去读一些英语文章,先教授同学们通读英语文章所要关注的是什么,如何去把握文章的脉络,先让同学们掌握文章主旨和大体内容,然后再去看题目,许多题目在掌握文章的基础上很快就可以得出答案,且这种方式答题的正确率很高,尤其是考察文章目的和主旨的题目。遇到我们不确定的细节题时,我们可以再去略读一次文章,在先前精读的基础上,很快就可以根据印象找到答案所在的地方。
二、帮助学生养成整体性阅读的好习惯
碎片化阅读的一大好处是可以极大地缩短阅读时间,提炼有效信息提高效率,但同时也会使得读者断章取义,读文不求甚解。随着时代整体节奏的加快,在阅读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碎片化阅读,而在应试教育下,由于短期内没有意识到碎片化阅读的弊端,许多老师对于这种现象采取了消极放任的态度,正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极为不利。在新时代,帮助学生养成整体性阅读的好习惯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只是口头呼吁并不能够使得学生放弃碎片化阅读方式,因此我们教师须得改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整体性阅读的好处,帮助他们养成整体性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可以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英文影片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的教材在编的时候是按照单元来的,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松诙谐的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影片在课前播放,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入课文讲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体化阅读一开始必然会存在速度远慢于碎片化阅读的问题,但是随着整体性英语阅读进程的推进,我们的阅读速度会逐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会有很显著的提升,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坚持整体性阅读,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一件小事坚持下来就会变成习惯,而这个过程只需要二十一天的时间。我认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我们作为老师不能够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看中最后的成果,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发展中,发现其问题,指出其不足,运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进不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助力。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其他教学工作者在推动英语读写教学方面的成果经验,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好地推动英语读写教学的转型,身体力行,与同学们一起探索整体性阅读的好处,享受英语这门学科。
三、读写结合,推动学生英语能力的整体发展
阅读是人类从文字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信息,然后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再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我们进一步通过学生的写作成果来检验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英语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来获得语法、词汇和短语上的积累,然后再将这些运用到英语写作中,这就是所谓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只有我们经过了大量的阅读,有了足够的积累后,我们才能够写出流畅优美的文章。
英语阅读环节是英语写作环节的准备活动,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了解文章的题材和行文脉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又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阅读过的文章的理解,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帮助同学在阅读中学会文章作者的写作技巧,理解作家写文章的用意,然后将我们在文章中所学到的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做到以读促写,推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
写文章最忌讳的就是虚情假意,假大空,有句话是我手写我心,文章好不好,出不出彩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作者是否在文章中倾注感情。应试教育下很常见的一点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套用他人所总结的写作模版,甚至于达到了一种依赖的境界,这些模版的好处是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当别人还在苦苦构思的时候,运用写作模版的同学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写作,剩下的一半也不过就是将题干的要点简单地串起来即可,学生像是没有感情的誊写机器,我们不否认这种方法可以帮同学们拿到中等甚至是中等以上的分数,但是养成了对模版的依赖后学生思想的活性也就下降了,一旦题目出现变化,模版无法适用,会使得同学们茫然失措,在重要的考试中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影响到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
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我们对于英语写作模版中好的部分可以借鉴,内化于心,为我所用,但是绝不可以过分依赖写作模版,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积累,以读促写,逐步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此外,我们在英语读写教学中还不可忽视的又一环节就是交流,包括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例如,我们在阅读教学前可以先同一些同学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预习时遇到的难点,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效率,教学活动后还可以和同学进行对接,从学生的评价中得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下一次教学中改进。每次写作结束后我们可以筛选出相对出彩的作文交由同学传阅,或者由学生相互批阅作文,然后推选出优秀的作品供大家学习,每节写作课之后还可以利用小段时间专门由那些英语写作好的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朋辈之间交流起来往往会更有共鸣,有些老师教的东西同学会觉得理解不了,而由那些会的同学来教反而会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我们通过交流沟通还可以让同学们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会在同学中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同学们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英语读写始终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新的时代下,我们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会读会背会拼,而是要推动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这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了解教学体制改革深化背景下对本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研究过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时期中积极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学科核心素养下推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模式下的读写模式,重视整体性阅读,通过培养整体性阅读的习惯,帮助同学们积累写作素材和技巧,并将之运用到之后的英语写作之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写出结构完整,行文流畅,内容充实的好文章。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不仅仅是因为要通过考试,更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这门外语,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英语读写转型上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英语读写朝着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邵金荣. “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16(06):62-66.
[2]张丽. 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秦惠康.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