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建议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翁华樱
[导读] 《道德与法治》的初中部编版教材已在全国已经广泛使用一年多了

        翁华樱
        大乘初级中学校    645355
        摘要:《道德与法治》的初中部编版教材已在全国已经广泛使用一年多了,笔者对新教材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下面就新教材的使用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增进大家对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认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学建议
        国家教育部长朱之文在报告中强调,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力量用于统一撰写了实施义务教育的课程,不仅仅是粗略地对教材进行编写或者出版等调整,而是以贯彻执行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办好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一项重大工程。改编后的教材最终能够充分体现我们党和国家的意志,能够直接反映我们党和国家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课程教材的统编工作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拿出自己的职业责任和勇气,切实地承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一、正确把握教材,坚守先进教学理念
        根据这门课程要求,根据我们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担当,组织和实施教学,不仅需要始终保证自己熟悉书本特定的知识点,和某个特定知识的内容,更必须是始终保证自己正确的理解文中的知识点,以及建设社会主义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观框架体系作为指南和引导;其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为我们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负责;其三,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理念和内容要求,落实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原则,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其四,坚持以国家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标准作为基础和依据,遵循初中生的自身身心健康和发展。
        二、做好课前准备,用好新教材
        新课程以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为核心,服务于广大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成长。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新教材内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建构了大量的主题教育情境,而且设计了大量的道德主题栏目和各种新奇活动,教师如何在这些活动中真正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实现教材内容想传递给学生的思想?它要求教师不仅能够充分的理解教材还要更好地解读教材,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思考如何开展活动;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在对话、澄清、共识中实现价值导向;需要教师直面教学挑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教师进行课程评价方式的探索和改变。


        教师对某些观点的解读,需要在课前提前做充分的思考和心理准备,如针对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努力就有改变》中这一内容,需要正确地分析其内在的基本含义,并给予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引导。为什么标题不能使用“努力或有改变”?其实这里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不一定有所改变,不努力一定没有任何改变,因此我们应该要更加努力,努力或有改变,进一步指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努力。这篇教材主要讲述的是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努力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的意志、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的坚持,努力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想办法。对于名人的名言、所引用的文言语如何精确地解释和挖掘它的内涵,对于教师的知识积累和素养具有更高的要求。
        三、转变观念,构建更好的课堂
        《道德与法治》这本新教材的目标理念就是作为一套讲真话的书。即以一种道德学习的形式对体验人的情感和道德的实践,教师应该要充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协助学生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在获取良好的情绪性体验的同时,深化对思想的认识。教师要为广大学生量身定做有关道德教育的活动,增强他们自己道德实施的能力,开展有关道德教育的课程,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与观念。
        这套课文在我们讲授人说真话的实践过程中确实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课文内容更加切实地贴近了中学生的社会现实。例如,在课堂教学初一上册政治课本中《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课时,要进一步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观察力,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主的做出一些判断:不同的学生朋友之间对自己所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进而使自己去体会选择最真实符合的朋友,也进一步能够说清各种友谊给自己所带来的基本价值属性,如亲密、平等双向、竞争与以及建立各种友谊的相互关系等;在日常的人际交友中每当遇到了朋友伤害我们时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从自身的实际生活情况角度出发我们既可以尽量选择宽容也甚至可以直接选择结束这段新的友谊,其中也许还包括我们怎样才能更大度的去宽容和选择结束这段新的友谊,给予了许多学生一些新的选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地着眼于课程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聚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根本任务,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生态,在鲜明地展现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下,要给予学生一些自由和权利,让他们亲身动手去做自己的选择;给学生自己提供一些空间和条件,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接受锻炼;要给予学生一片天空,使他们能够积极向上。
        参考文献:
        [1]姚穗珍.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备课之我见.文教资料2018(06):215-216
        [2]王有鹏.研读部编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以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为例[J].辽宁教育,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