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 程明华
[导读]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与发挥课堂的教学效率
        程明华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关中学715200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与发挥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展开分析,如何保障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焦点,重点对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1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改已经全面深入,但是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还存在一些无效的教学行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高中生物课堂没有真正的落实于学生,学生的探究性没有被有效地挖掘,课堂互动也处于表面化,课堂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课堂效率不高。其次,采用的教学方法效果不理想,教师的教学活动没有基础学生的学情以及能力开展,而是基于教师自身对生物知识的认识开展教学,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教师教学虽然很辛苦,但是学生学习一直存在困境,这种教学现状不利于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1实施有效的教学设计
        要保障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就需要基于学生的学情出发,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习发展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当然教师还需要对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目标进行研读,充分利用教材,了解编写思想与意义,找到教材的切入点,保障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一核酸》教学时,教师需要确定教学中所蕴含的知识,了解核酸的分类、结构以及功能等相关知识点。然后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对于DNA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具体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对细胞分布的信息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与掌握教学重点。基于情感角度出发,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挖掘生物教学课堂的本质,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对生命产生敬畏心理。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2.2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2.2.1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首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全面贯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地痊,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建设,积极开展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具体实践时,可以融入学生集体,在台下与学生交流,通过肢体、表情、语言,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鼓励学生参与生物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教学时,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理解时,可以通过极具趣味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大肠杆菌感染了病毒DNA,不仅占领别人住处,抢别人吃食,用别人东西,然后还摧毁别人的家园,是一个没良心的家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这种幽默的语言,一方面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病毒DNA的特征,同时为DNA的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2结合生活实际,重视生物实验
        基于高中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较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搜集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从学生学情出发,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易理解生物知识。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呼吸作用》的教学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人们在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出现酸痛感受的原因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基于光合作用知识出发,了解蔬菜大鹏采用无色塑料制作 的原因,进而引出呼吸作用的原理。除此之外,还要得视生物实验活动,了解生物理论知识产生的过程,更加容易理解本质,在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教学活动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亲自培养微生物,然后利用显微镜,观察培养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备的效果。基于新课改革的背景下,很多高中生物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基于学生角度,运用教学方法,其中探究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互动教学法、提问法等。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突变》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分层次地设计问题。“基因突变到底是什么”“产生基础突变的原因?”“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基因突变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特性吗?”等,问题设置时具有层次性以及深度,保证问题的设计是有效的,循序渐进地理解与掌握生物知识。
        3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需要重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学生的发展出发,需要面对全体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调动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期间发挥将教学效果最大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符,需要全面的落实与实践,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欢,徐世才. 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 才智,2019(18).
        [2]朴金玉.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风,202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