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黄亚云
[导读]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之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黄亚云   
        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镇羊耳小学    551500
        摘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之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们不再只单单关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中时期是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佳时期,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价值体系,本文就关于当前核心作用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现状提出了简要的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道德法治  课堂构建
        前言
        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个人能力。在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过程中,主要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法律意识、道德教育和法治素养提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道德心理品质,在课堂内外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三观。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在从小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形成,这也是学生日后发展以及适应整个社会发展潮流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等方面,综合表现在学生的科学精神、理论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各个因素中。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核心素养是一种认知,不仅包括对学科理论知识的认知,还包括情感和道德价值上的一些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点是要培养学生个人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法纪法规,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学生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短期可以养成的目标,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法治课堂构建现状
        在2016年秋季,青少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开始正式融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的现状,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发展意识。但是当前我国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过分追求学生的成绩。其次,当前部分学校缺少专业从事道德法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通常由别的学科教师代课,缺少现代化的专业法治教学理念。


        三、如何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的构建
        1、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没有结合生活实际漠视现实,就会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起不到良好的教化学生作用。因此教师应当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能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捆绑在一起,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设观看新闻联播、读报纸、阅读今日头条的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新闻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时事新闻的播报工作,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新闻,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思想、有见解的人。同时在课前五分钟可以开设新闻联播环节,让学生轮流做主持人播报近三天内的国际内外的新闻实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强化三个教学环节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三个教学环节的进行,首先是自主学习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者这一角色,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对学生提出总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处于问题的中心,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其次是合作学习的环节,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不断的变换角色,一会儿提问,一会儿解释,一会儿协助,一会儿对于时事新闻进行分析,通过角色的不断变化与学生之间的磨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第三是练习检测环节,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教师要根据初试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注意当堂检测与巩固提高练习,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领域中。
        3、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公开研讨课
        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法治理念,可以通过开设不同层面的公开研讨课实现,学生通过对于教师罗列新闻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初始教学目标,培养自己珍爱生命、感悟人生的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做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结束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是一门以生活为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思想和法治观念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平.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策略探究[J].情感读本,2018(24):55.
        [2]王学金.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07):60.
        [3]陈水宜.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78.
        [4]陈惠娜.浅探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8(64):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