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实施传统美德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 印红梅
[导读]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
        印红梅
        江苏省泰兴市南沙小学      225400
        摘要: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超过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必要在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优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引导和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得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不断提高道德和法治的教学水平。但是,从现实来看,一些小学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没有优化学生的成绩,在理念和内容上都缺乏创新。只有合理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具体的说,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够成熟,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很难看清问题的本质。在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方面,小学生需要教师合理对其进行引导。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良好的指引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入,就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概念的印象。
         (二)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在社会长期的发展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一直较为重要,其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提人们众的道德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削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的已经变成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理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这本身就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速度并保证质量,不断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
        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入的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具体途径,否则在融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也相当于课堂导入,而在情境的设计方面,也应该明确学生的兴趣点及学习需求,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比较于其他学科,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能另辟蹊径,找准教学重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对各民族团结的主题进行教学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入的认识到各个民族完全平等,没有优劣之分。如果直接向学生讲授这些具体的理念和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法被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班级内既有汉族学生,也有少数民族学生,在学生说出自己所属民族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大多数学生都对这首歌曲较为熟悉,同时这首歌曲的旋律较为激昂,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从而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循序渐进地激发出来,不仅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也可以更好地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二)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
        提到互联网,很多家长都较为抵触,在传统的思想中,学生如果过多地接触互联网,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殊不知如今信息化时代已经得到了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各类信息,即便不让学生接触网络,也无法达成目的,反倒会引起学生的不解与反感。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将互联网应用到课堂中,充分肯定互联网的价值,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通过互联网能较好地营造教学气氛,并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合理融入,从而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例如,在开展爱护动物方面的主题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对相关的图片与视频等进行展示与播放,让学生对小动物的基本形态特点进行了解,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例如小狗、小猫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及互联网播放与小狗相关的视频,还可以展示小狗与主人一起玩耍的图片。如此一来,就可以较好地让学生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从而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动物与保护自然的主题联系到一起,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敬畏大自然的理念。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很多动物甚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而面临着灭绝风险。传统文化告诉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让学生对爱护动物、环境保护等主题都能够有更加深刻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引导、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培养学生的法制素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较好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水平。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整体学习过程较为枯燥,长此以往学生甚至可能会对道德与法治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抵触情绪。教师可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理念,将互联网应用到课堂之中,对德育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宋超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4.
        [2]徐月娟.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2019(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