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才清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 611331
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通过对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势发展与变化的研判,以及对社会热点新闻融入高中作文教学的作用、意义及现状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参与和融入到高中作文教学理论探究和方法总结当中来。
一、与时俱进,更新作文教学观念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去模式化教学,回归作文教学本质
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尤其是最新的时事新闻材料,并利用新的理念对学生展开教学。只有教师及时更新了作文教学的观念,去除陈旧化、模式化的作文教学方式,回归到“关注世界、关联社会、关照心灵”的作文教学本质,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作文写作活动。
(二)打通生活与作文的甬道,为学生打开写作之窗
学生的课余生活相当单调,兴趣单一、浅薄且同质化。贫乏浅薄的课余生活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写作智商水平与情商指数受到严重影响。如何优化写作环境,帮助学生打开生活和写作的甬道,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与课堂写作良性互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们在以下一些方面做了些尝试与努力:?
(1)充分开发课本资源,激活学生的言语内涵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精心设计作文指导课件,开展好作文写作训练课,把不同的作文体裁,各种修辞方法和结构技巧,训练到位,落实过手,学生还是会有所收获的。
同时,对于那些学生熟悉的每篇课文当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其实也是非常好的素材,只要写作角度得当也可以为作文增分添彩,特别是平时素材积累的不够的同学,考场上一旦想不出什么特别好的例子,这些素材就是救命素材,还不落入俗套。
(2)充分利用网络交际工具,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快捷便利的大数据时代,人们几乎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以及网络上的社交软件,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QQ日志、微信动态功能,通过凝练的语言、精美的样式、艺术的构思进行理性地表达。
(3)充分挖掘流行歌曲的歌词资源作为素材。
语文作文的素材我们知道有很多种类,古代诗词、文学作品、名言警句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来源,在行文过程中恰当引用这些作品,都可以为作文增色不少。当然,除了以上的这些素材之外,还有一些歌曲的歌词也是能作为作文的素材的,比如,关于梦想的歌曲,关于成长的歌曲,关于奋斗的歌曲,古风的歌曲……这些流行歌曲的歌词,一旦用在恰当的作文话题里,必然为学生的作文增辉添色不少。
(三)重视学生思维训练,写有思想、有品位的文章
语文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成绩,必须要重视作文教学的指导,特别是作文教学的思维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前的思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写作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1)运用仿写训练学生思维
仿写训练,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和初级阶段。仿写,要求学生模仿别人的写作方法和经验来进行自己的写作,这样让学生有样所学,不走那么多的弯路。
学生的写作的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以后,就会在短时间内完成仿写训练,这是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最好不过训练方法,在学生身边有榜样可以学习,大家会争先恐后地仿写,比别的方法都管用。
(2)运用关联词语训练学生的思维
眼下高中生作文所普遍存在逻辑思维欠缺或者混乱的现象。我们对学生进行作文的逻辑思维训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议论文写作,除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论证层次需要逻辑性而外,每个段落与上下语句之间也需要注意逻辑性,这就需要使用关联词语进行衔接。
(3)运用课前小故事训练学生思维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尝试过利用课前8分钟演讲活动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动笔,多动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该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个别同学演讲的内容其实就是讲了一个阅读积累的小故事,但却引发了全班同学的激烈讨论。
另外,还可以通过讲小故事来训练学生的逆行思维。逆向思维表现为对传统思维模式作逆向思考,实践证明,逆向思维应用于写作中,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多种方式实践,教学与生活接轨
(一)多角度观察,积累素材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作文素材积累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观察,一是阅读。
(1)细心观察校园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有许多东西都是鲜活的作文素材。老师便是其中之一,每个老师的性格特点、教学方法、为人处世都有不同之处,学生只要善于观察,就可以把老师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
(2)回忆家庭生活点滴,深刻感悟亲情乡情
家庭生活中的许多人、事、物都是重要的作文素材,但学生往往熟视无睹,认为这太平常了,没有什么可写的。这其实是学生的认识误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家庭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现作文素材,潜移默化地加深对家庭成员的感情。
学生通过接触参与家庭与社会生活,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有利于他们融入现实生活,从中撷取写作素材,写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好作文。
(3)适时融进社会生活,深入挖掘生活素材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必须和社会接触,这样可以积累许多生活素材,从而形成作文素材。比如对一些国内外社会现象,像云南“孙小虎案”、澳洲“森林火灾”、疫情防控当前涌现出的“国士担当”、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拼搏奉献精神以及一些微博关于冠状病毒的谣言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看法,既可以增加作文素材,培养思辨能力,又可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一举多得。
(二)多维度思考,运用素材
(1)写作之前要多维度审题
万事开头难,议论文写作也是如此。要在写作之前抓住维度,维度抓好了,整篇文章就有了一个轮廓,不至于空洞无物,苍白无力。
(2)对写作素材作多维度分析
学生需要对这些存储在脑袋里的作文素材进行分类和梳理,对于同一个主题的作文,要学会如何使用不同的人物或者事例进行论证,即“一题多例”;或者对于同样一则人物或事例,要学会如何使用在不同主题的作文当中,即“一材多用”。
(3)对中心论点进行多维度论证
学生作文时,除了在审题、用材等方面需要进行多维度思考分析而外,在论证过程中,需要对论点进行多维度论证。
(三)多情感唤醒,表达观点
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在写作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