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 万秋霞
[导读] 在习作的芳草地上,如何才能让每位耕耘者都能无比快乐的讲述眼中的世界,
        万秋霞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实验小学   448000
        在习作的芳草地上,如何才能让每位耕耘者都能无比快乐的讲述眼中的世界,无比自由的抒发内心的情怀,兴趣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动笔、快乐习作,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的用文字写下来,写出心中的快乐,写出心中喜悦。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作文课上精心指导
        指导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阵地,学生在这块阵地上认识作文、了解作文,并逐渐学会写作文,因此,如何在这块阵地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乐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____让生活更美好”,如何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想到了自己,我爱种花草,花草美化了我的生活,我可以以自身的经历来创设情景,从而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教学时,我一进教室,就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种的茉莉再度开花了,开得特别灿烂,而且满屋子都是茉莉的花香,你们想看看、想闻闻吗?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于是我从提袋中拿出了家里搬来的那盆茉莉,葱郁、茂盛的枝头上盛开的朵朵白色的小花,还有那渐渐弥漫开的香气,很快地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他们一个个显得兴致满满,我紧接着告诉他们老师是一个养花爱好者,家中种了颇多花草,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学生兴奋的回应,于是,我打开课件,向同学们介绍并展示图片:有青翠的吊兰,有粉嫩嫩的绣球花,有修长的兰花,有各色怒放的太阳花,还有肥嘟嘟的各种肉肉……这些花草都特别茂盛,又精心地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格外亮眼。有认识这些花草的同学们都忍不住地叫出了它们的名字,而不认识的同学与睁大了眼睛,生怕漏了哪一张似的。有了兴趣引路,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也就不难了。
        语言创设情境是作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基本,最朴素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根据习作内容或题材的不同,选用实物、实验、游戏或多媒体等方法创设情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想象,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作文。
        第二,要教给方法,使学生会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作为执笔者的主动性,我们的作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交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使他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样是“____让生活更美好”这次习作,经过刚才的情景创设之后,我出示了一张美女樱的图片,上面是只有一根指头长的小绿茎,我向他们讲述我是如何发现美女樱幼苗,如何一步步地将其培育长大。特别强调了我如何精心的培养它,使它一点点发生变化,给我带来了喜悦和成就感,并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美女樱图片,最后一张是花池里的美女樱茎条铺满花池垂落到池边,又蔓延到地面时盛开的景象,宛若展开的孔雀屏,此时,教室里又传一阵阵赞叹赞叹声“哇!”“太美了!”……最后我告诉他们:“养花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养花中我收获了许多种植花草的知识,更是让我的家变得美丽而富有生机。”我的讲述的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范文,本文习作的要求(为什么要“养花”,“养花”的具体事例,“养花”对我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在我的讲述中都一一呈现出来,此后再来分析本次习作要求,相信学生完成本次习作也就更加不成问题了。
        二、抓住契机进行练笔
        我们的每一次习作训练都是为了习作而作的,但我们知道真正的好文章并不是这样做出来的,大多是情思涌动,灵感如泉水般奔涌而出,发于笔端,这样的真情流露,方能感人肺腑。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情思涌动的时刻,我们的教师需要有一双慧眼,抓住这样的契机,指导学生练笔,让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都在家上网课,期间防范疫情、关注个人卫生的班会教学也从不曾放松懈怠,有一次周五班会上再次强调了防控的相关事项,正准备离线,突然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回学校呀?”
        我笑答:“怎么想去学校了?”
        “想,太想了!”
        “不想上网课了,我想回学校教室上课。


        “我也不想一个人在家上体育课,我想到操场上和同学们一块儿上体育课。”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同学们一个个急切地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思念,我不禁心头一动。我们本就是六年级,在校时间也不多了,而时逢疫情,大家相处的时间就更短了,这份毕业季时光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往常,大家都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班的紧张学习会让有些同学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而同学们之间的朝夕相处,也会时不时的产生摩擦、矛盾。而此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经历了这种特别的学习方式,却让同学们无比的怀念起学校的生活,无形中也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写作契机呀,有了这份发自内心的怀念,还怕写不出动情的文字吗?我决定趁机做了一番引导。因为心中满是思念,拿起笔来,便是妙语连篇、笔下生花,那一次的习作完成得特别快也特别好。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里,往往会有许多偶发事件,而这些偶发事件,正是我们指导学生练笔的契机,因为学生刚刚经历印象极为深刻,教师此时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必能抒发最真实的情感。若是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缺少了这样的契机,我们还可以自主的人为地去创造。如上课了,我们故意迟到十分钟,然后让他们完成一篇习作《今天,老师来晚了》,或者尝试一下管建刚老师的恐怖作业,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若是经常能进行这样的练笔,学生一定不会再为握笔习作而发愁,因为在这样的练笔中,学生不但能积累很多的素材,也会清楚的认识到,写作不过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而已,并不是什么艰巨的工程。
        三、借助作文评改树立信心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好了作文批改,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又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作文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在批改时应尽力地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表扬,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都行,千万不能全盘否定,如“这个动词用得很准确”,“文章结尾令人回味无穷”等这一类的评论,学生阅读后便会感受到自己本次习作中某一方面的成功,对于接下来的写作,才会充满信心,特别是习作有困难的学生,更要作为关爱的对象,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树立写作的信心。
        习作评语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中垦、温情而激励的评语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写作激情,因此,评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平等的交流,温情的引导。
        另外,还可以对每次习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彰,如设立最佳立意奖、最美语言奖、最新颖题目奖、进步奖、标点达人、书写达人等等,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表扬中获得自信,最终爱上写作。
        2、多保留少删改。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思想感情与成年人并不完全相同,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时,要细心体会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语言,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成年人的语言习惯去看学生的作文,所以批改作文时要做到少而精,非必须坚决不改,因为作文批改的太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写得不好的,我们也要尽量保留学生写的部分,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如果教师改的太多,一篇文章改的面目全非,会使学生看不到自己作文的希望,下次作文时的积极性也就没那么高了。
        四、鼓励读书,以读促写
        任何人不是生下来就能提笔成文的,体验人生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人生,读过文章之后才知晓什么为之作文。凡成大家者,必先以广泛阅读为基础,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也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经验之谈,无非是告诉我们,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字,积累语言材料,为写作奠定基础。因此,我常常鼓励学生要多读课外书,并向他们介绍一些适合的少儿读物。
除了教室书柜里的图书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图书带到学校里来,资源共享。并且我每周指定一节课为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学生把这一个星期以来的阅读所得中最喜欢的讲给或者念同学们听,评出“小读者”、“小书迷”、“小书圣”等称号来吸引和鼓励学生读书,活动开展以后,班级的文化氛围深厚了,不少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会于不知不觉中积累许多好词好句,了解不少写作方法,在作文时遇到类似的情形,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读来的东西运用到习作中去。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在习作这块芳草地上播撒辛勤的汗水和诚挚的爱心,就会培育出无数朵兴趣之花,那时这块习作的芳草地就会成为孩子们真正的习作乐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