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陶萍
[导读] 作为一名自然学科,物理和生活之间联系紧密。而且,初中物理知识作为物理学习的起步,
        陶萍
        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  677000
        摘要:作为一名自然学科,物理和生活之间联系紧密。而且,初中物理知识作为物理学习的起步,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总的来说,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所隔并不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与生活的连接,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本文立足实践,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有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生活情境;教学内容;生活问题
        生活化教学理念早已有之,不过在应试教育时代,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观念上变得更加开放。生活化教学理念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于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讲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希望他们可以理解,并能够妥善的应付考试。在当前,单一的讲解方式和以答题为目的都是不值得提倡。我们应该采用生活化教学,借助于生活现象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物理素养的培养。以下,仅是笔者个人对初中物理生活化的几点建议。
        一、采用生活情境,提出物理问题
        即使再高深、再难解的物理知识,其最终的目的都要回归于现实,回归于人的生活。而很多物理世界的奥秘,也都是从生活出发,实现破解的。最出名、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借一个苹果的落地,牛顿向自己发问,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也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从生活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比如,在教学“杠杆”的知识时,我们可以展示菜市场中的小贩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人为造成缺斤短两这一情境,让学生思考:小贩是借助于怎样的手段实现这一目的的。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现实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和责任心。先让学生讨论一番,不管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答案都无妨。因为,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我们接下来进行实验的演示,向学生解开“小贩的诡计”。在得到答案的同时,学生会恍然大悟。这时,我们可以借机进行追问:这是为什么呢?原理是什么呢?接着教师便可引入杠杆平衡知识,并带领继续进行实验研究。
        二、课堂联系生活,激发探究欲望
        在生活当中,物理知识和现象广泛存在,只不过没有学过物理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自然无法将其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不过,借助于这些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能够使得物理知识的引入、物理知识的探究更加有趣一些,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理解,也使学生明白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比如,在教学“光的折射”的知识时,我们可以拿来一杯水和一根筷子,然后给学生展示了用水将筷子变弯的实验。当学生们看到筷子弯的一刻,很多人都说自己在生活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接着,笔者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筷子真如看起来那样弯了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这样的现象时,肯定没有继续深究。通过这一生活现象,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了起来。这时,我们就可以切入正题,通过讲解光折射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奇妙所在,感受到光的魔力,从而使他们也能够在生活中具备物理意识,能够以物理的视角重新审视诸多的生活现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物理知识运用,解决生活问题
        想要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学生需要对物理理论知识了如指掌,熟念于心。其次,还要经过不断的积累和训练,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在思维上要变得更加周密,更加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活学活用。
        比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的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煮鸡蛋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将刚刚在锅里煮熟的鸡蛋拿出来,直接用裸手去触碰,虽然会很烫,但是这种烫还可以短暂的承受。但是,当鸡蛋壳上的水干了以后,再让学生进行触碰,学生会发现,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应该变凉的才对,但是却变得更烫了。这一现象,使学生产生了矛盾的认知,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研习本课的知识,弄清其中的原理。在完成了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借助刚学的知识,解决刚煮熟的鸡蛋拿起来太烫的问题,并让他们阐述自己的理由。如此一来,借助生活现象实现了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引入,在学习完之后会,又回归到了生活问题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中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具有很多的好处。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下,我们要尽快做出改变,实现初中物理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连接,让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让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具备物理的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物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真正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对物理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动力十足、信心百倍。
        参考文献
        [1]刘升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6):60.
        [2]徐宇彤.构建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