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马江镇枫木村小学,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农村小学生在知识背景、心理发展、人生体验上有较大差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此为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制定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解决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前言
语文是一种语言教学和素养教学方式,良好的语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文化,为学生素质培养奠定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三观,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为此,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思考如何创设有活力的课堂,锻炼学生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落后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在特定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教学对象,要求生搬硬套标准答案,没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文学审美素养。还有部分年纪大的教师没有紧随教学改革的步伐优化教学理念[1]。还有部分教师是编制而来,严重缺乏工作热情,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导致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严重压制。
1.2农村阅读环境差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阅读环境较差,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难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很多农村小学提升了对学生阅读的重视,但是相关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供学生阅读的数量较少。由于阅读量较少,所以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2.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措施
2.1更新和完善语文教学观念
从本质上来讲,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该种思维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摒弃传统的思想,从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进行选择[2]。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努力成为一名具有丰富想象力、创新意识强且具有良好创造性思维的教师。
比如在学习《扁鹊治病》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现这则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当讲述完基本理论知识后,教师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这则故事背后的真正意义,想一想扁鹊的做法是对,还是错?鼓励学生通过深入思考解决该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3]。在课堂教学最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讲述其他类似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独立学习和阅读,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而且会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语文知识。
2.2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不应只限于课堂,而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各种课外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深刻体会中拓宽学习视野,形成活跃性的学习思维。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农村小学生与自然接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带领学生到也野外观察和了解自然风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和了解平常经常会看到的景物,并且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所见、所想。
比如在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一课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学生到操场上或者学校外观察和了解爬山虎,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中包含的语文知识。随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详细讲解文章作者使用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鼓励学生在观察完爬山虎后写一篇作文,在作文中准确的描绘自己所想、所见,并积极借鉴作者优秀的修辞手法,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语言风格[4]。这样在具体实践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力,使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2.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学习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为基础,精心设计热场环节,合理利用游戏、演讲、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减轻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紧张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保持活跃思维,形成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提前预习文章,并且在课堂学习中分角色扮演文章内容,将文章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其他同学面前,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对本篇文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鼓励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有效融入思考结果[5]。这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全面性。
2.4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打造高效的课堂。针对那些性格有缺陷,不愿意说话、自卑的学生,教师要使用正确的引导方法,重点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意见的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生将会深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并对后续语文知识的学习有强大欲望,这将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冯丽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 (9):108-109.
[2]胡晓明.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 教育, 2020, (07):66.
[3]董西美, 王兴花. 基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激发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06):99.
[4]周目林.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 新校园(阅读), 2019,(001):53.
[5]张海英.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 中外交流, 2019, 026(045):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