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小学, 云南省普洱市676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结合现在小学语文新课程的要求,要充分的进行课程创新,将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以将教育戏剧融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演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语文课堂,这种极具趣味性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进行。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讨论教育戏剧的重要性,试探讨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演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育戏剧;小学语文;情境演诵
素质教育最近几年连续被提出,被倡导。语文老师在组织课堂活动的时候,应该打破出啊弄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加注重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1]。小学语文的教学有很多方面 ,包括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等方面,要全方面的让学生的掌握相应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目前而言,很多学校的老师都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一味的给学生讲解知识,传授知识,学生机械的学习和记笔记,导致学生没有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也没有真正的灵活的掌握知识,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教育戏剧视野下,将“情境演诵”引入语文课堂很有必要,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一、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教育戏剧,就是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戏剧的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比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进行“情境演诵”,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生通过演绎情境中的角色或者教材剧本中的旁白,这些场景大多数都是生动形象,带有情绪色彩的,学生可以深入角色,深入体会,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通过演和诵读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文本的情感,让学生更能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学生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情境演诵”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减轻教师在课堂上不停讲解的负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效果,丰富了课堂形式,为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教学现状,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师带领学生听课,一边讲一边带领学生记笔记,学生很多时候也是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主角仍然是老师,课堂仍然是老师的舞台,这样并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小学语文的上课流程过于死板,都是以简单的问题导入或者图片导入,让学生集体回答问题,从而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个过程中,几乎都是老师在讲解,最后留有几分钟时间进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学生的状态始终保持着一致,教学的流程也是机械化,导入——课文泛读——课文精讲——课后习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会引起学生的情绪麻木,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再次,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很陈旧,有经验的老教师会继续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他们是唯经验论,唯成绩论,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学生的成绩展开,没有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2]。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情境演诵”
(一)选取教材文本,创设教学情境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挑选适合“情境演诵”的文本,比如小说、话剧、诗歌等,并不是教材上的每一课都可以使用“情境演诵”,老师可以选择一段或者一篇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想象,在脑海中还原文章的描述,还原文中的片段,结合音乐,结合实际,进行情境再现,让学生展示分角色,在老师规定的情境下进行原文的改变和创造,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张力,把时间、地点都提前规定好,然后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研读,然后再进行修改台词、把文中相应的段落进行口语化的修改,然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选择和准备道具,服装,力图营造一个完美,接近原文的情境。通过实物、音乐、表演、语言、图画等形式进行“情境演诵”,用这种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有更好的认知,渲染一种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对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语文的学习。
(二)运用角色扮演,促进语文教学
“情境演诵”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最容易实施,学生的配合度和参与度都比较高,学生的表现力也较强,角色扮演本身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3]。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导入,课中的讲解,以后课后的总结部分都可以随时进行“情境演诵”,尤其是当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就更有欲望去扮演其中的角色。老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学生的需求,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优势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合适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演,积极体验,从中受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爱上语文课。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五课《草船借箭》的讲解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草船借箭的表演,让学生选定角色,分别饰演曹操、刘备、周瑜、鲁肃和诸葛亮,确定角色之后,老师可以将《草船借箭》里背景音和背景图片准备好,并且做好道具准备,比如火把、船、帽子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好相应的服装,引导学生进行《草船借箭》的现实版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过程,让学生对课文的来龙去脉有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合理安排时间,控制教学秩序
教育戏剧,情境演诵是需要课堂的活跃,也会占用课堂的时间,因此,老师要足够的把控力,引导学生有秩序的进行扮演,群策群力,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指令,让学生有适可而止的概念。老师可以通过相同指令的训练,闻鼓步停,老师击鼓,学生听见鼓声,就立即停下脚步,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这样有利于老师控制课堂,把控时间,从而增加情境演诵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教育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极具艺术性。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内容也形式多样,有教材文本,对话,话剧,舞蹈,还有课本剧等等,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改编和创造,以新颖的形式展现在课堂,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从而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生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建梅. 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顾纾. 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左婧. 创设教学情境 轻松互动学习——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 考试周刊,2017(A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