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曾洁
[导读] 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趋势下,现代化教育越来越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

        曾洁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    ,湖南省长沙市410199
        摘要: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趋势下,现代化教育越来越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而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意境悠远、文字精湛等特点,所以加强各阶段语文学科的古诗词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快速接受新奇有趣的事物,在此阶段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凝聚着古人先贤的智慧结晶,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古诗词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教学理念落后。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创新教学模式,但依旧有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将古诗词的背诵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生硬且呆板,只能一味死记硬背,无法激发学习的兴趣,更遑论教学效率的提升。
        ②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环节将背诵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不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只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用应付考试的态度进行古诗词的学习[1]。同时有些教师讲授古诗词内容时基本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导致学生只能零散学习古诗词,无法感知古诗词的意境美,继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可以说,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相互脱离,还影响学生继承和发扬古诗词所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降低教学效果。
        ③忽视意境的讲解。古诗词追求情与景的交融,只有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充分感知,才能丰富学生的想象与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实际上,有些教师一味追求学生在考试中的高分,只讲解重点内容,忽视对古诗词的整体理解与感悟,尤其是意境的讲授,导致学生只能浅显地理解古诗词表层含义,无法深层次把握古诗词表达的深意和情感。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当前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环节依旧采用相对滞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2]。以《赠汪伦》为例,教师可以从古诗内容出发,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或视音频功能,巧妙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古诗的内涵和意蕴,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又如: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熟读古诗,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所处情景,让学生感知古诗传达的深刻情感,理解诗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或联想:恰逢重阳佳节,自己独自在外过节会否思念父母,以此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强化学生对古诗内容及情感的把握。
        第二,丰富教学方法。古诗词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丰富且生动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3]。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古诗词的朗读和翻译,分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感受,在自由朗读、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学会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古诗的内容与情感。当然在各组完成合作学习后,教师需要适当点拨、归纳总结,以此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古诗。又如:学习《迢迢牵牛星》时,教师可以利用古诗中提及的神话故事进行情境的创设,通过台上的简单布置来鼓励学生上台简单表演牛郎织女的故事或讲述自己所听说的故事,进而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夫妻无法团聚的悲哀之情。
        第三,注重情感意境的渲染。古诗词的“境、画、趣、情”融为一体,诗人的情感与描绘的生活画面相一致 ,能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意境美。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古诗词内容创设良好意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进一步丰富古诗词内涵,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记忆,感知古诗词中的无穷乐趣[4]。以《望天门山》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朗读出古诗的韵律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插图来理解诗文的意思,对诗中的各种意象进行品味,如碧水、天门、青山、孤帆等,并在脑海中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又如:讲授《四时田园杂兴》时,针对“日长篱落无人过”这句话的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中的景物特征,对诗中描写的初夏时光加以揣摩,并对比冬夏白日时长变化,理解“日长”的意思;然后鼓励学生联系教材插图,想象和理解“无人过”的意思,感知初夏农事的繁忙。部分学生在具体的想象环节,脑海中的画面多是碎片化和零散的画面,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表达句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整合,形成连贯的话语,如“来到村口……”“不远处的果园里……”等,从而保证表达的顺畅性,激发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在画面的想象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及乐趣。
        
结束语:
        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意境的讲解等,导致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对此,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际,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注重情感意境的渲染等方式落实古诗词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古诗词文化的重担。
        
参考文献
[1]马晓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1,(1):298.
[2]杜春霞.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及策略[J].南北桥,2020,(8):38.
[3]王秀芳.分析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课外语文(上),2020,(8):37-38.
[4]李青.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方法[J].中外交流,2018,(13):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