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课堂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宋印南
[导读]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宋印南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五中学   533400
        摘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很多的创新想法其实都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呈现出来,因而教师是否能够通过学生的作品发现学生的创新想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想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创新审视学生的视角,创新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策略;
        一、 传统美术教学的弊端分析总结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都在逐渐推进,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很多学校也因为面临着升学率的竞争压力,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教育上。美术学科也常常被学校作为学生文化课学习的一种调剂,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一些课程时间,让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美术教学。此外,学生的美术学习还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学校对于美术学科不够重视,也自然不会在美术教师的培养方面投入过多,在大多数情况下,初中学校的美术教师常常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其次,学生的美术学习资源也相当匮乏,大多数情况下的美术课都只是流于形式,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绘画创作,然后由老师统一给出分数。最后,在初中阶段,很多学校对于美术的课程安排都非常少,并且美术教学能否落到实处,并没有太多人在意,任何科目的教师都可以占用美术教学的时间。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因循守旧
        美术学习是一个先欣赏,然后模仿,进而创造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学校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从作品的模仿开始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教师在现实的美术教学活动当中,常常把作品模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只能模仿不同的作品,模仿不同的美术创作思维模仿不同的颜色搭配,模仿不同的审美视角等等。学生的美术学习似乎陷入了一个不断模仿的怪圈当中,最后,学生虽然能够创作出看似完美的美术作品,但其实这些美术作品也是大相径庭的,每个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之间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大家似乎都在遵循统一的模板,统一的视角和统一的艺术创作思维,进行美术创作,很少有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审美视角来发现一些艺术之美,进而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艺术创作。
        二、 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探究
        (一)学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学校是学生进行一切学科学习的核心环境,也是学生学习资源最稳定最有效的提供者。因此,要想增强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学校对美术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学校要为美术课程安排更多课程时间,而且这些课程时间还不能随意被其他学科占用。这样才能确保美术教学能够稳步推进,形成一个整体连贯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一个零散化、碎片化、形式化的教学过程。其次,学校对于美术教学方面的投入也要进一步加大。所谓美术教学方面的投入,既包含教师资源投入,又包含美术教学设施投入。

因此,学校一定要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美术教学,而不能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美术教师。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美术教学设施,比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美术学习场地、画纸、颜料等。总而言之,只有学校能够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具备后续美术学习的坚实物质基础。
        (二)充分尊重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创新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不能让学生的整个美术学习过程,都处在一个不断模仿的状态当中。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以后,就要迅速转换到独立作品创作当中,不要让学生一直模仿。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审美视角,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们的艺术表达形式可能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教师作为学生美术作品的主要评判者,难以避免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会受到自身喜好和自身观点的影响,造成对于学生美术作品评价失当。不得不说,学生能够展开自己的想象,去创作一些艺术作品,本身就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教师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把这种创新的勇气一直保持下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时,一定要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客观性、鼓励性的评价,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某一种艺术风格,就否定学生。一定要明确的是,每一个人的艺术审美视角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一定要避免武断地评价和判断,要注重多视角审视学生的美术作品,尽量采用鼓励式的评价方式,尽可能地保证教师不因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造成“误判”。还可以采取多个主体共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互评,分别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教师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觉来审视学生的艺术创作,也更加利于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和互相学习。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当中,一定要将美术教学课程落到实处,打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不要总是培养美术作品的临摹者,而要培养美术作品的创作者。此外,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也要具备足够的创新性,要以开放兼容的心态去审视学生的艺术作品,以鼓励为主,不断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创新潜力。最后,美术教学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开放性,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总之,教师在学生美术学科学习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教师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美术教学活动,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美术创作作品,都直接影响到初中学生的美术学习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大胆创新,并且把这样的创新思想运用到各个学科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 郇宁,邱法宗,刘银凤,杜旭.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以伊春林区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S1):206-209.
        [2] 韩庆路.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美术教师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学,2009(13):58-59.
        [3] 杨霞.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45):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