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卿付堂
[导读]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

        卿付堂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 青海 格尔木 816099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随着阅读文本的难度提升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可以发现,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相关题型的占比一直呈现着逐年递增的趋势,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不仅会直接导致阅读理解类题目失分严重,在其他与阅读理解相关的内容上,诸如写作,也可能会出现偏离题目要求等较为严重的丢分情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努力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感与文学综合素养。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实践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分析
        1.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待更新落实
        尽管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角色地位已经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赞同,认同学生应该作为教学活动中实质上的主体,教师发挥积极的指引和组织管理职能。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在实践中仍然还习惯于沿循过去的教学模式,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作为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展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较,并未出现本质上的改变,教师单方面地控制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节奏和走向,学生往往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进行笔记誊抄、强化记忆,学到的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无法应用于实践,这一问题如果无法得到解决,必定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2.教学的方法有待优化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直接要求学生理解和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或是挖掘隐藏在字里文间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了: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提炼出文章所表达的核心,探究文本中出色的写作手法与应用技巧等等。原本教师提出上述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带着疑惑一边思考,一边阅读,但却忽视了该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容易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过分注重寻找答案,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3.阅读教学的延展性不足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未能重视在完成授课之后,应指导学生针对同样主题的文章开展主题阅读拓展,致使学生的阅读面较窄,阅读量不足[1]。而学生则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指导,并不清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基础和理解能力的课外读物,于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提升有效性的具体应用策略
        1.指导学生开展有效预习活动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基本都是名家精品,也是最符合学生当前的语文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应用正确的预习方法,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明确文本重点关注的内容,梳理和提炼文本的主旨,进而全方位把握作者的巧妙构思与想要传递的情绪和感情,从而逐步深入地提升学生的能力。譬如,当学习《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带“文中的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主要思想?”等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使预习环节更具明确目的,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文本重点,从“母亲”的行为活动中归纳其人物性格特点,以此感受令人感动流涕的母爱。如此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有关人物和其性格特征等类型的阅读理解问题的破解方式。
        2.引导学生使用高效的阅读方法,提升其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通过传授学生掌握正确和高效的阅读方法,能够逐步帮助学生摆脱教师的讲解而灵活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理解文本内容。若是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和摸索解决了阅读中的各种问题,而后再倾听一次教师深入的解读,那么有助于学生更加扎实地应用阅读理解的科学方法进行有效实践[2]。为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传授方法和技巧,如,运用快速阅读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意,再使用精读的方式,针对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仔细阅读,解答教师事先提出的问题。这样,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逐渐可以针对不同的状况,自如地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的延展效果。
        3.鼓励学生通过写作阅读感想,提升其阅读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后书写心得和感想,以输出促进输入。从古自今,众多人文学者都提到过写作与阅读的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学习环节,写作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而学生通过书写阅读感想可以充分抒发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对文本传输的精神进行更加深度的领会。譬如,当学习《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完成授课后,可以布置一项让学生写作读后感的任务。而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的读后感,可以清晰地看出,有哪些学生是充分地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哪些学生是与作者的爱国之情和怀念老师的感恩之情产生了情感共鸣,而对于文章时代背景的了解和作者情感抒发的认识正是阅读目标。由此可见,学生在自己写作读后感之后,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阅读时应该关注的点和分析思考的角度,从而真正地让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完善。
        4.增加阅读量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还与学生阅读的阅读量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往往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越大,阅读和理解方面的技能也会较强。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课外书籍阅读量,为学生挑选适合现阶段水平的阅读书单,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另一方面还能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方法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当前学习的课文主题和体裁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了书单推荐,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质的期刊,如《意林》、《读者》等等。此外,教师还可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优化自己的阅读方式,进一步优化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使用高效的阅读方法、写作阅读感想,以及增加课外阅读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能力提升的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有优化和完善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春发.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J].南北桥,2017(8):106.
        [2]吴丕鹰.初中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J].收藏界.名师探索,2019(7):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