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陆财团
[导读] 当前的素质教育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话教学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陆财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中心小学,广西南宁530043
        摘要:当前的素质教育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话教学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应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以构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共同体;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实现课堂学习的共同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共同体的内容有:教师学习、课堂学习和多媒体学习等。课堂学习的共同体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详细的科学研究,营造轻松愉快的对话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一、与学生共商教学任务、目标,保障共同体教学基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独自制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任务和目标。传统的实践中,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落实起来更困难,学生对教师制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并不关心,教师向学生传达本节课程学习目标和任务时,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课步骤走,至于要学习哪些内容、学习到哪种程度,学生“一头雾水”。在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指引下,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状态,重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学生参与度。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与学生一起制定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是保障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基础[1]。例如,在学习《浪淘沙》这首古诗时,为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让学生积极开展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并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与学生积极的展开交流,向学生询问“大家想学习这首诗的哪些知识点?想从这首诗的学习中获得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发问,学生对学习这首诗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进行主动的思考。学生会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向教师展示自己想学习的内容“能流利的背诵下来这首诗,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还要理解本首古诗的含义,掌握诗人的情感”等等。学生的回答为教师的教学任务、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期望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本节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会积极的朝着学习方向进行探索,保障了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开展基础。另外,师生可以共商学习任务、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并且对重点知识的学习有很强的预判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二、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保证共同体教学顺利实施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保障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顺利实施,教师要积极的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保证学生、教师的共同遵守。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定规矩”,学生来遵守。

但是这种课堂规则的实施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对课堂规则的遵守缺乏主动性,为了让学生遵守课堂规则,教师一般采用“惩戒”的方式逼学生遵守,会疏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利于共同体教学策略的实施。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以提升学生遵守课堂规则的主动性,提升课堂规则的实施效果,助力语文教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顺利实施。课堂规则不仅仅包括课堂纪律,还包括教学课堂实施过程中的规定,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制定日常语文教学课堂要遵守的规则,像“不要打断课堂讲课、有问题举手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和学生依据课程教学内容,临时商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规则[2]。例如,在学习《书戴嵩画牛》这节课程时,教师向学生发问“大家知道戴嵩画牛这篇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呐?”激发学生认真思考课程开展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并共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商讨每一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在小组讨论完之后,要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五分钟之内完成探索成果的展示等等。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遵守,更有效保障共同体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营造对话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基于对话的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对话,更主动地参与到“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推进中。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教师拥有强烈的畏惧之感,导致在共同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说什么学生都会“答应”,很少有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导致共同体教学实践活动效果不明显。所以,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教师平等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3]。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则文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学习意见,或者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提出遇到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营造“辩论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角色扮演孔子和两个小孩,并且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自由发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在这种“辩论赛”的氛围下,会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意见,主动交流在学习中对本片文言文的认知。学生积极的发言,更有强烈的欲望与老师进行交流,学生和老师在相互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感知和感悟,从而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形成一个整体,最终提升了共同体教学实践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程内容。总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对话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在学习中的想法和观点,使得教师和学生形成“共同体”的状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开展效果。
结语:
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对话教学为基础,采取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红娟, 李如雪. 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J]. 学周刊, 2020, No.352(04):75-79.
[2]王莉, 梁守燕, 魏风云. 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1):152.
[3]路红娟. 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J]. 求知导刊, 2020(4):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