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卢雁远
[导读] 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课堂的学习氛围。

        卢雁远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义平小学,广西南宁530043

        摘要: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课堂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是教师们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语文的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加注重理论系统的知识学习,小学生在学习中会觉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营造课堂良好气氛的有效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措施
        
        随着新课堂的素质教育发展,人文教育深入人心,在课堂的教学中不再是以应试教育的灌输式学习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在新的教育改革下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进行实践创新,营造出富有活力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下进行自主性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作用
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提升整体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来说,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下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让教师处于课堂中的引导地位,通过教师的积极性教学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课堂富有生命力。另一方面,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课堂新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在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语文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传统的教学把课堂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由教师作为主导者,传授语文理论知识,另一个是学生为参与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相互之间分工明确[1]。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没有实际性的注重学生的需求,学生也是为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学习,学生也是为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学习,在课堂上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导致教学课堂严肃而又沉闷,严重地影响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很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二)语文教学方式比较片面
        语文教师主要依托于教学材料内容进行知识讲解,语文的教材知识都是以大幅篇的理论性文字为主,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这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主要原因。在实践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往往没有抓住核心的学生需求,过分地注重知识理论学习,却忽视了语文的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没有将理论知识和情感体验合理的结合起来运用,导致教学课堂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语文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目前的语文教学主要就是以传授式为主,且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通过灌输式进行语文教学,在此基础之上虽然利用了信息化的技术工具,但是没有做到有效结合,使教学课堂出现同质化的问题。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长期以往的重复性学习,没有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难以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的课堂中[2]。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
        (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创新
        要想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开展语文教学,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得到提高,通过良好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3]。
        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设置学习问题小壁虎都找谁借尾巴了?并要求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出来,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在课堂之中,在学习中保持与教师在同样的进度。教师在讲解之后,再引导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通过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创新,有效的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挥主动能动性进行思维拓展,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教育意义。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互动
        利用多样化的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展开语文课堂学习,能够起到活跃课堂的积极性作用,对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情景式体验教学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以讲故事的方式融合在课堂的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语文表达吸引学生的兴趣,使教学课堂具有灵活性[4]。
        以一年级下册中《树和喜鹊》为例,教师通过树和喜鹊两位角色做有感情的对话阅读,通过讲故事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认知到朋友的重要性,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内涵,并且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引发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营造积极的学习课堂氛围。
        教学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找到有趣的学习方法,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互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语文课堂的实践中,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促进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的开展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多媒体将静态的课本内容利用科技化技术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更加直观和可视化。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沉浸式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对语文的学习热情[5]。
        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文时,书本中的知识让学生不能直观的感受到小画家在雪地里都画了些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让学生代入到画面中。通过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声音和动画使课本具有画面感,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处于雪地中观赏小画家的画,这样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性的接受学习,让教学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提高了语文课堂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作用。
四、结束语
        语文作为一门有着文学素养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指导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课堂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促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科学系统地引导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从而更好地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珍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1):69.
[2]陈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江西教育,2020(18):34.
[3]张旭林.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3):50.
[4]江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课外语文,2018(33):68.
[5]李丽.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华少年,2018(28):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