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黄新乐
[导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老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

        黄新乐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在妙镇七门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防城港市 535500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老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品格,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前言:小学语文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十分科学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就像它的生命,为了延续这一生命,教师应准确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以诚恳的态度演绎课文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正确掌握语言文字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的语文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而语文课本是基本的教学资源[1]。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首先深入学习并理解教材,提高对教材的熟悉度。同时要清楚的认知课堂教学目标,掌握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深入挖掘语文课本,以学生实际的语文学习情况为基础选择与教材一致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不能全面掌握教材,对教材的内涵缺乏有效理解,将会很容易出现教学失误,严重阻碍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文字的方式体现这一特征。同时要重点研究语文教材,提升对语文教材中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
2.营造民主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研究表明要想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语文学习平台,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2]。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乐趣,促使学生更加主动配合教师教学,对语文学习充分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如果回答错误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重答,如果学生的想法不完整,教师则可以适当的补充。如果学生没有想好,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随时向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比如在学习《小白兔与小灰兔》这一课时,当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会向小明同学提问:“本篇课文讲述的内容是什么呢?”小明同学家听到教师的问题后回答有些迟疑,并且回答的内容断断续续。这时语文教师不要打断学生,而是要告诉学生没关系,慢慢来,仔细想一下。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关爱,而且会慢慢的理清思路顺利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当讲解完本节课语文知识后,小学教师向学生询问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疑问。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要认真聆听,仔细回答问题。通过创设这种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会爱上语文课堂学习,将来会更加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也会大大提升。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将新课的开头讲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本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长久热情[3]。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融入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
        比如在学习《找春天》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与其他季节相比春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通过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教学情境,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对本课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以学生学习和年龄特征为基础,激活学生的智力
        小学生年龄小,很容易被新鲜、新颖的事物吸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并准确抓住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智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分角色表演、绘画等方式。
        比如在学习《春日》这首古诗时,首先教师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鼓励学生配乐读诗,随后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这有助于学生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图画,并深刻理解古代诗歌在意境中所表现出的美丽[4]。同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当学生对古诗描写的内容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配乐作画,并且为班级中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这样学生将会准确把握古诗描绘的意境,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5.在语文教学中讲究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知识和解决难题时,必须使用语言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将得到有效培养,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将大大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要提升教学语言的含金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保证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其次,教师要提升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为了提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教师必须确保教学语言的起伏适中,速度适中[5]。最后,教师应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教学中,学生处于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受到教育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内在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主要学习状况,积极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深入分析和研究语文教材,使用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从而实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成艳. 关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2):27.
[2]李辉.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2(011):179-179.
[3]胡欢. 有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中旬, 2019, No.281(05):184-184.
[4]林芳. 有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20(12):00066-00066.
[5]韩苹.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下,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